美文网首页
【生活】上海十年(15)-春节

【生活】上海十年(15)-春节

作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jack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22:46 被阅读0次
返回上一章

第十五章 春节

山东,北环渤海湾,东临黄海,无论是经济总和还是人口总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鲁东鲁西。山东地域性经济划分比较明显,鲁东半岛经济发展迅速,鲁西经济发展滞后。鲁西又分为鲁西南和鲁西北,鲁西北涵盖济南这座古老的省会城市,西邻京津塘经济圈,经济水平也还可以。全省最贫穷的地方就是鲁西南,这里属于内陆,毗邻河南,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往往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固守传统,这里是孔孟之乡,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杨凡的老家在济宁,这是个地级市,下面有几个全国很出名的县级市,比如曲阜是孔子的故乡,邹城是孟子的故乡,这里的古文化氛围很浓厚。尤其在春节时,无论你在多远的地方,从事何种职业,春节时必须回家。

大年初一全村男女老幼成群结队的去给长者拜年,这里拜年的方式跟城里完全不一样,不是喝喝茶、说说话这么简单。一般是一个家族的人约在一起,一同前往家族中辈分最高的人家,族长这时一般会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边,穿戴整齐。小辈们就一字排开,一块给长着磕头,哪怕你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也照样要磕头。这是规矩。每当杨凡跟同事们说起老家的拜年情景,大家都像听传说一样不大相信。

“什么年代了还磕头啊,我自己的爸妈我都不磕头,怎么可能随便给外人下跪呢?”杨凡听了也只是笑笑,要是谁在老家说这样的话,这个年你就别想过好了。相反,老家人会以此为荣,磕头的时候都有一种归属感,跪的是长辈,同跪的是兄弟姐妹,这一跪彰显着家族的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杨凡和王蓝赶在大年三十终于回到了家,由于大雪封路,火车走了十八个小时才到,下了火车坐汽车,汽车一直可以开到镇上,杨凡和王蓝不在同一个镇,杨凡提前下了车,按照乡俗目前还不是拜访王蓝家的时候。

从镇上的汽车站到杨凡的家大约有3公里路程,杨凡每次回家都是自己走回去。这条路对他来讲再熟悉不过,3年初中,3年高中,基本每个周末都要走这条路。杨凡一只手托着行李箱,一只手夹着燃了半截的烟。这条路其实是一座河堤,东面是白马河,相传古时候一匹白色神马从这里经过,一路驰骋去了京城,这条河因此而得名。白马河是古京杭运河的一段,河道很宽阔,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拖轮驶过,白马河的上游有座煤矿,往下走可以一直通到长江。

堤岸的西面是农田和村庄,大堤的两边种着密密麻麻的白杨树,一到夏天挺拔的杨树长满翠绿的树叶,风吹树叶就像万千苏醒的小精灵,迎风招展。杨凡对这里的树木记忆犹新,暑假期间他喜欢躺在树丛中看书,青草的芳香,婆娑的树影,清脆的鸟鸣,常常让他忍不住呆上半天。后来他到了南方,见到的大多是翠柳、梧桐。北方树木坚韧挺拔,南方树木弯垂飘柔,很符合南北方个性特点。顺着杨树林再往下看就是一座座坟头,农村的坟地基本都是在自家的田地里,由村里的风水先生看过后选择的地址。逢清明春节最热闹,上坟的人络绎不绝,烧纸、放鞭炮、点香烛。

上初中的时候,杨凡最怕晚上经过这里,记得有一次从学校回来的晚,自行车的车链子恰好走到这里卡住了,后轮转不动。惨白的月光,骚动的树叶,空无一人的阴森的小路,白天阳光下的那种优美到了夜晚竟如此诡异,杨凡吓的差点哭出声来。这辆破自行车简直是杨凡的噩梦,经常半路掉链子。越想越气,越等越怕,索性就拖着走,破烂的自行车,被杨凡拖的稀里哗啦的响,进了家门就扔在了地上。

杨凡想到这里就忍不住笑,小时候的点点滴滴让他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路上的积雪还没有化,车轮压过后异常湿滑,杨凡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路上不时有行人经过,这些应该都是一个村的老乡,但是杨凡自10几岁就住校,跟村里的人大都互不相识。自己家在村头,进了村就能看到自家的院子。

老家房子很大,是当年爸妈为了给他们弟兄两娶媳妇提前准备的,筑巢引凤,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是每一代父母的使命。一排6间两层的小楼,院子是用水泥砌过的,门前的柿子树已经好几米高了,父亲每天都要打扫院子,平时院子里干净利落。到了冬天院子里的雪都堆在墙根底下,母亲就把雪堆当成天然的冰箱,鸡鸭鱼肉都埋在雪堆里。

杨凡走进家门时,母亲正包着水饺,大哥正在贴对联。

“妈!”杨凡放下行李箱。

“怎么这么晚才到?赶紧洗洗,我马上下包子。”在杨凡的老家,水饺也叫包子。进了家门自己完全踏实了,漂泊在外的生活,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困,是位居权贵还是两袖清风,都无法有家的那种安全感,只有回到父母身边才会彻底的洗去一路风尘,卸下所有的负担。杨凡很想一头倒在床上睡一觉,但今天不行,今天是大年三十,再累也要强打精神,毕竟一年也就全家人也就相聚这一次。

杨凡接过大哥手里的浆糊,大哥是镇医院里的外科大夫,平时也很少回家。小时候弟兄两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过年有鞭炮,有很多好吃的,可以玩到半夜十二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年的期盼越来越淡了,连春节晚会都没兴趣看完。

一个人贴春联比较慢,需要先把去年的春联打扫干净,再刷一层浆糊,然后站在凳子上贴新春联。每年都是弟兄两一起贴,贴完春联就挂灯笼,过年家家户户讲究个红火,大红灯笼高高挂,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春联贴完的时候父亲也上坟回来了,母亲煮好了水饺,放过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父亲喜欢在吃饭时询问弟兄两的情况,言语间对杨凡的工作是不满意的,在老人的观念里,什么工作都不如进国家机关,那是铁饭碗,而且说出去在村里人面前也有面子。大哥是谨遵教诲,当了医生。杨凡不喜欢呆在老家,他所想的是能够在异国他乡漂泊,苦并快乐着。有时杨凡嘲笑自己犯了小布尔乔亚的毛病,但静下心来时感觉自己更像是追求保尔柯察金似的生活。这种矛盾的情绪一直影响着杨凡,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平添许多烦恼。

2008年随着十二点的钟声悄然到来,杨凡又长了一岁。

相关文章

  • 【生活】上海十年(15)-春节

    第十五章 春节 山东,北环渤海湾,东临黄海,无论是经济总和还是人口总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鲁东鲁西...

  • 过年的味道

    今年春节父母从老家来上海过年,他们在上海待了十一天,这是近二十年我和父母待的时间最久的一次春节了,以往都是我们腊月...

  • 【生活】上海十年(12)

    第十二章 南京东路 梦里的拖拉机没有看到,杨凡和王蓝并肩走在繁华热闹的南京东路上。 这里每天都是车水马龙,游客如织...

  • 【生活】上海十年(3)-上海南站

    第三章 夜晚的石龙路依旧灯火通明、车来车往,路两边的小饭馆里依然宾客满座,这条路连接着上海南火车站和上海汽车...

  • 【生活】上海十年(8)-上海港

    第八章 杨凡来这家公司快三个月了,公司试用期也是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杨凡不敢有丝毫怠慢。 公司老板也是北方人,面...

  • 2018-02-04我们的春节——民俗民间藏品展(上海图书馆)

    我们的春节——民俗民间藏品展(上海图书馆) "我们的春节"民俗民间藏品展还原40年来上海人生活变化 发稿时间:20...

  • 上海春节

    文/向上 初一阴天飞丝雨, 初二艳阳穿秋衣。 初三寒冷刮狂风, 半夜飘雪晨白瓦。 2019.正月初四晨

  • 确实有点冤

    上海警方公布春节期间上海所有15的起超速违法行为,竟然全部在沈海高速同一地点~沈海高速西侧1330km约700米,...

  • 【孟母堂】春节十五天决定一生

    我出生在山西太谷,二十年全国巡讲对比习俗与文化发现。 又是一年春节 连续两年春节横穿中国让我反思很多 就在这15天...

  • 【孟母堂】春节十五天决定一生

    我出生在山西太谷,二十年全国巡讲对比习俗与文化发现。 又是一年春节 连续两年春节横穿中国让我反思很多 就在这15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上海十年(15)-春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za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