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缕相思寄明月(阴玥原创)

一缕相思寄明月(阴玥原创)

作者: 浅秋_1926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20:06 被阅读0次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白月光通过窗,祥瑞洒在窗台上;中秋日,倍思量,酒香浓烈情韵长。

      从古至今,中秋之月绝非“有月”那么简单,“中秋”本身就是多重意蕴结合体。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红”的记载。中秋之时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相思,念亲人,祈丰收,表幸福,成为了文人赋诗写文常用之意象。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景,“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的壮志情怀,都离不了中秋之“月”。

      想必在中秋之夜,明朗空静的夜晚,中秋节的诞生与延展流传是不可破除必将形成的中华民族共有的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团圆节或拜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中秋节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经考察,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祭品,月饼是绝不能少的。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步入月宫。只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后,命人整理出自己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苏东坡有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宋代中秋是繁盛的,但更多的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感伤,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

      至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当夜幕降临紫禁城,天清云淡,皓月升空。披着月亮的清辉,清代皇帝带领他们的嫔妃,拜祭月神,赏月饮酒。沐浴在清冷的月光中,每个人都感到清爽,或许还有一丝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悲凉。

      今人继承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对其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习俗的认同与构建。

      吃月饼就是中秋佳节最重要的习俗,中秋夜,窗外皎洁的月光,一家人热热闹闹吃着团圆饭,尝着月饼。那么中秋吃月饼又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达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便是最好的诠释了城乡人民对中秋月饼的深深喜爱。

      中秋佳节还有饮桂花酒这一习俗。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合家团圆,欢聚一堂,甜甜蜜蜜,已成为佳节的一种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

      我国古代在湖广一带,还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湖广志书》有记,“永州府。中秋夜,家家祀月。儿童拾瓦砾为宝塔于门首,有高至丈余者,致亦鳞绉可观,燃灯设供为戏”。百姓们竖一旗杆,两个灯笼,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满城灯火照亮前行的路。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之大。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空,观一轮圆月,畅万种情思,不自禁;每逢中秋之夜,登楼瞭远,望一城灯火,怀千缕风情,自难忘。月色正浓,道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难缺”,看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望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却发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话说中秋,一缕相思;一轮明月,一曲断肠曲。

       点评:本文缘起“中秋之月”,引至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从其发端、演变过程、节日习俗等方面详细论述,结构层次清晰,主题明确。尤其是文本诗句引用堪称经典,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如能将引用诗句和文本说明对象无缝对接,相忘融合则会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缕相思寄明月(阴玥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cl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