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
自我认识——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情感成分,包括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
自我调控——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
0 — 4个月: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
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不能把自己同外界环境区分开来,还不具备本体性,所以会经常发生把自己的小手或小脚当玩具来玩耍的情况。
5—9个月:自我意识萌芽
开始转向外部环境,他们开始喜欢摇摇棒、捏发声的玩具;但这时婴儿还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与其他任何东西一样的玩具来玩耍,他们嘬手指,用自己的小手搬弄小脚,同时伴随着呀呀声,啃吮小脚。婴儿开始认识到手和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能够自己用手去抓东西,同时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他们显示出对镜像的兴趣,注视它、接近它、微笑并咿呀作语,但对自己的镜像和其他婴儿的镜象反应没有区别。
9—12个月(1岁):对自己行动的认识
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主观感觉的关系,通过偶然性的动作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动作产生的结果的关系。婴儿如果不小心把手里的玩具掉到地上,当成人捡起来时,他们就会有意把玩具反复扔到地上。在反复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玩具)间的关系,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1岁左右的婴儿的自主意识开始发展,他们会要求自己做事情-,例如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喝水,而拒绝成人的帮忙。出现最初的独立性(表现为爱说“我要自己来”)。
12个月—15个月: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
开始渐渐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但不能区分自己身体和别人身体的器官。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丫丫吃饭……,比如问他:这个苹果是谁的?他会答:“宝宝的。”问谁想吃苹果?他会答:“宝宝吃。”)但是,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因此,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困惑了。孩子在镜子前的反应,把镜子当作游戏伙伴,亲吻它,和它贴脸。在13个月左右的时候,婴儿开始区分自己和别人,能通过照片来指认自己,也能在自己和其他婴儿的合影中准确地找出自己。
15个月—24个月:自我意识形成
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婴儿熟睡时,往婴儿的鼻子上抹上胭脂,婴儿醒来后,让他照镜子,结果发现:有些15个月大的婴儿会看着镜子,摸自己那抹了胭脂的鼻子;但绝大部分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出现这种行为。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婴儿的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时形成。
两岁以后的儿童,渐渐能够懂得“我、你、他”这些人称代词,在生活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他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意识到身体内部的状态。如:“我肚子疼”……
此时,也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意向。两三岁的儿童往往开始表示自己的主张,当成人提出一些要求时,儿童并不听从,经常说“我不……”,行为上表现出“爱做事、闹独立”等特点。
24个月后: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
儿童开始懂得“我想做”和“我应该做”的区别,做错事后知道脸红害羞。
幼儿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加比较,从而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由于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这时幼儿的自我评价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还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情绪性。(成人应进行正面教育,给予鼓励)
有了“我的”占有感。
2—3岁
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始逐步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即产生了自我评价
2.客观化时期(3岁—11岁)
个体社会化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与获得社会自我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邻里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渐形成各种角色观念,个体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然而这一时期能够引起他们注意的还是外部世界。对于自的内在心理状态,他们并不了解。他们并不明白情绪是一种主观感觉,而常以为是由某种客观原因造成的,也不太善于用自己的视角去解释事物、认识社会,更多的是参考甚至模拟成人的相关观点。
3—6岁 幼儿期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等三个方面。而以自我评价为主要标志。儿童自我评价的能力是在成人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幼儿期自我意识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4—5岁
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开始发生的时间很接近,但是不同步。首先是自我评价的发展,其次是自我体验的发展,最后是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在3到4岁之间,自我体验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在4岁左右,自我控制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为4—5岁。
幼儿自我体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方向发展。幼儿的愉快和愤怒是生理需要的表现,委屈、自尊和羞愧是社会性体验的表现。前者发展较早,后者发展较晚,约4岁后明显发展。
3—4岁幼儿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很差。到了5、6岁才有一定的发展。
3.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11—18岁)
自我意识开始成熟、进入心理自我,个性逐渐形成。从青春期到成年约十年里,个体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并逐渐获得心理自我。
三、相关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他认为,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和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也是适应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智力发展阶段
出生—2岁,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想信号功能过渡。
2—7岁,前运算阶段
思维表现出符号性特点,能够通过表象和语言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的,而且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已经有了明显的符号特征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11、12—15、16岁 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儿写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2.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他以自己对病态人格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①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发展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属于无意识的东西,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大,婴儿几乎完全处于本我状态。
“自我”是意识部分, “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个体要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必须通过“自我”。“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本能冲动。随儿童年龄自增长, “自我”在其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具有惩罚性的功能,当儿童有某种坏有为时,良心就会使他有犯罪感;而自我理想则具有积极的功能,它使得儿童积极向上。
②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他根据里比多投放的部位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里必多从嘴开始,吮吸本能产生快感。往后的发展阶段直至成人,出现的吮吸或咬东西的愉快,或抽烟和饮酒的快乐,都是口唇快感的发展。
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其性生活即类同于成人的性生活(指男孩的恋母情结,女孩的恋父情结)。
第四阶段:潜伏期(6~11岁),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这个时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第五阶段:青春期(从11~13岁开始),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首先,青春期的发展。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3.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了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他认为,个体的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他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①婴儿期(0到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的生理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如果自身的生理需要总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②儿童早期(2岁到4岁):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如果能顺利解决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将有利于儿童对未来社会秩序和法律生活的适应;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儿童就会产生对自己的羞怯和对他人及生活的疑虑。
③学前期(4岁到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本阶段又称为游戏期,儿童在各种游戏中体会着自我的功能,实现着自我教育。儿童在此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将与以后在工作与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有关。如果这一阶段的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儿重就会因感到自己无用而产生内疚感。
④学龄期(7岁到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需要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勤奋精神将与其以后的工作态度有关,如果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及其他方面的任务,就会产生自卑感。
⑤青年期(12岁到18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他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继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作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虽然对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是能导致个人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⑥成年早期(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已经自愿准备去开始一种相互信任、努力工作、生儿育女的生活,以便能更圆满地进入社会,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与他人或伴侣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因而产生孤独感。
⑦成年中期(25岁至5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阶段的个体己建立了家庭,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若缺乏这种对下一代的关心,会有一种停滞感。
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如果个体对自己的一生还满意的话,就会产生完善感,否则就会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在艾里克森关于个体发展的这八个阶段中,前五个阶段是与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相对应的,后三个阶段则是他个人的创造。艾里克森这个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
艾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不同于别人,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性的,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整理自百度文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