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武夷山原本只是很简单的旅游。来了之后才知道,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武夷岩茶的茶文化熏陶点。来了,怎么能不学着点,喝着点,买着点。
本地人以茶为生。有一块茶田,便是至宝。这里是红茶的发源地。百年前,这里的红茶就漂洋过海去到欧洲,随后红茶才在欧洲流行起来。
我对武夷山岩茶的第一印象来自于街头。琳琳总总的茶室遍布路边可以遍布的每一个角落。漫步在武夷山街头,时不时都会传来一阵浓浓的茶香味挑动人的味蕾。
我终是没有忍住,钻到一个有着原产地标识的茶铺里,正好有人在里面喝茶,我也顺带蹭了几杯,茶香闻着着实舒服,喝下去也很滋润。
看着柜台上那么多的茶叶品种: 大红袍,正山小种,野山小种,金骏眉,肉桂,水仙等等,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长见识了。对茶不甚了解,平日里都是家人给的,从没想过要了解一下。所以当我看到那么多名字的时候,一脸蒙圈,连开口问人家都感觉很不好意思。店家当日比较忙,因为没有打算买也不好意思老蹭喝,稍微了解了一两样就出来了。
带着一脸的疑惑,到了晚上,就在网上搜寻了好久的武夷岩茶的介绍。总算知道了那么一点点。除了那些不同口味的品种,全发酵和半发酵之外,还分正岩,半岩,洲茶,就是产茶的环境。不同环境下生产的茶,其口感和耐泡度不一样。
正岩: 在武夷山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参观了著名的大红袍古树后,感觉应该是指山谷之间的位置,那里土壤条件好,湿度、光照、雨水、气温和通风条件俱佳。
半岩: 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
洲茶: 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沙质土壤所产的茶叶。
以上这一段是参考网络上的内容,要是对着一片山,让我说出 这里产出的茶算是什么位置的,我还是会一脸蒙圈的。这就是所谓的纸上谈兵。
茶味更佳有趣的是:
茶的味道也一直在变,同一棵茶树,因为不同年份气候不同,以及制茶的师傅手艺不同都会让其口感产生变化。
会不会有点玄乎?虽然我是品不出来,不过还是相信的,就像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没有一模一样的道理。从种植环境到制茶那么多的步骤工序,都会影响到口感。
第二个印象是第二日晚上,看了张艺谋, 王潮歌,樊阅导演的“印象大红袍”的表演。当晚天空下着绵绵细雨,现场还很贴心的提供雨披,我们坐在露天观景台中,背景是九曲溪和大王峰。当观影台开始旋转起来时,一场关于大红袍的古往今来艺术旅行也开始了。
当时明白了为何所有的团队游览都会包含这个节目,许多可能还都是赠票。至少,来此一晚,你的心里会留下大红袍的影子,也会有机会开启你喝红茶的路程。甚至还是你付钱买的这个机会,多好的茶文化营销。真值得一学。
导游说在武夷山喝茶是免费的,只要脸皮厚,你随便哪家店进去,人家都会请你喝茶。
不过,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喝了,怎么能不带一些回去呢?
所以当我去到下梅古村时,没忍住喝了人家的茶,也不好意思的买了点茶。可买好后有点后悔,都没搞清楚,就这么买了。
当第二次再步入茶室时,我知道自己一定会买的。不过这次好好品,多了解一些茶知识。
用流行语就是: 我入坑了。
来了武夷山,
学点
喝点
买点
武夷岩茶。
提示: 在主街上不少店铺摆着大红袍10元一整条的,估计就不知道是哪里产的了,不要贪便宜哦。
原产地标识: 是给那些在武夷山真正有茶场的商家,这个是导游告诉我的,要买茶也最好找到有这种标识的茶家,我逛了很大一圈,才找到一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