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光
日前,我接到福建省厦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一个电话,告诉我:从沙家浜镇走出来的革命战士中,还有一个抗战老兵在厦门市,至今还健在。他的名字叫史之光。原名支坤元,沙家浜镇横泾村人,今年92岁高龄,仍活跃在厦门市的文坛上。
在战争年代,他扛起了枪杆子
史之光出生于一个贫农之家,9岁加入儿童团,任儿童团团长。1945年5月17日,才16岁的史之光,在新四军江南留守处横泾区地下情报站参加革命。为防备敌人加害家人,他将自己的名字支坤元改为史之光。
当时的史之光,还是个大孩子,他读过9年私塾,看过不少革命书籍,他认识到:老百姓只有跟着共产党新四军,才能过上好日子。不久,他隨部队一起行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他在部队里,与战士们一起,欢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史之光先后在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31旅担任旅部文化教员、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团青年股长等职。亲身经历了涟水、盐城、孟良崮、淮海、渡江、战上海、解放厦门等战役,立功5次,获得淮海、渡江纪念章和解放奖章。渡江战役中,史之光任连副指导员,他所乘坐的渡船上48人中有41人牺牲。他说:“一个团最后只剩下7人,炸了敌人两个碉堡。”一颗子弹打到他的脸上,牙齿掉落,他就把掉落的牙齿扔进了长江,脸上至今还留有伤疤。史之光经常说:"无论多少功名都比不上活下来的幸运,与烈士比,我们还讲什么功劳与名利?”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与他一起参军的有800多个年轻人,后来绝大部分在战争中牺牲了。
1949年10月,在解放厦门的战役中,史之光参加了从集美渡海攻占高崎夺取神山的战斗。他所在的八十五师炮兵连有六门炮,专门对付敌人的碉堡。敌人的十个碉堡在海边非常隐蔽,他们打掉了六个半。
在他的记忆中,1949年10月16日拂晓前,厦门岛上空一片火海,硝烟弥漫,密集的炮火震得山崩地裂。部队兵分十路,强行登陆,神山争夺战尤其激烈。尖刀连一排同反扑过来的敌人打着近战,堵住烟斗咀;二排固守堡垒群,枪弹横飞。当敌人一个装甲车连在阵地上出现时,尖刀连的勇士们用炸药包、束集手榴弹炸翻了两辆,残余的几辆装甲车倒挂狼牙旗逃跑了。部队乘胜追击,朝机场、殿前、枋湖、江头一带穷追猛打,直到把敌军全歼,厦门市全境解放。
在和平时期,他拿起了笔杆子
全国解放后,史之光脱下军装,留守在厦门市参加地方工作。曾任集美财经学校、厦门市卫生学校、厦门市水产大专班等学校办公室主任、副书记、副校长等职,直到1986年离休。在地方工作期间,发挥自已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的优势,笔耕不辍。从1960年6月至2003年的43年间,利用工作之余和离休后的时间完成了纪实文学《在动荡的年代里》。这本书收录了《我的童年》《新四军来了》《沙家浜之歌》三篇小说,以及《怒海雄风》《后盾》《我们是中国人》三部剧本,全书共28万字。都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取材翔实,主题深刻,情节生动,人物鲜活。2010年,《在动荡年代里》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许多读者盛赞该书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不久,由厦门市新四军研究会、厦门市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办的史之光《在动荡的年代里》出版暨革命文艺创作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行。从此,史之光的名字和作品一下子红遍了整个厦门市的大街小巷。此后,《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西晨报》《海峡生活报》《双语周刊》《厦门网》《台海杂志》《海西晨报》《台商周刊》《青年企业家杂志》等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收到了史之光的赠书后,也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2014年,史之光又创作了《听爷爷讲故事》,用清新活泼的方式书写美丽厦门,讲述传统风俗,颇受小朋友欢迎。这本书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从作品初稿到最终定稿共有十多稿,他还请来文学界的朋友帮忙修改指正。
史之光勤俭一辈子,写文章也是写在日历纸的背面,但在出版这本书时,一下子花了3万多元,全部用铜版纸彩印,印了1000多本,免费赠送给小朋友。
一张张立功奖状,一枚枚军功章,一段段红色记忆,诉说着史之光祖孙三代人的军旅情缘。我们走进位于厦门沙坡尾的一栋老房子,见证了一个军人世家的铁血军魂和报效祖国的崇高情怀。他,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