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身处的人群让你感到焦虑,忍不住回家挑剔自己,挑剔丈夫与孩子,那么记得,你尚可以选择告别他们。
很多年前,就意识到大部分的信息会让我焦虑,但并不懂得远离。
那时候的父母呀,不知道焦虑与重视的区别,也不知道焦虑并不能改变孩子们的拖延,他们以为重视功课就应该表露出急与躁的情绪,不可以从容以视之,所以,有意识的培养着我们产生不良情绪。
所以我小时候听了很多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后遗症是,一听到有人起点和我差不多,却成长得比我好很多,就会让我产生浓浓的挫败感。
家长们素来只举例说明他们是如何如何的好,再加上一句,你要向他们学习。然而优点哪里是那么好学的,故事里的每个人各有各的天赋各有各的优势,我总结不出来稳定又有效率又不用吃苦的成功经验,只能眼睁睁继续看着别人比我好。
成年后,人生在眼前铺展开,想要的东西比少年时多了很多。然而能力与时间都有限,便越发的渴望去参考别人的经验,试图揣摩出适合我的捷径。然而结局是,那些口口相传的成功故事,最后仍只给我带来了情绪上的焦虑。
不听不看时,会有不知道自己落伍别人多远的焦虑。又听又看时,会有清楚知道自己永远赶不上别人的焦虑。这个恶性循环,不容易打破。
两年前,遇到久未联系的朋友,他听我总在给他讲我们共同圈子里的小八卦,劝我:尊重别人。
我把这句话理解成,不要过度评价别人。尤其是不要带着自己那浅薄的高低论调去点评别人。
我悻悻的,开始学着不传播朋友间同学间的八卦小故事。
恶习不易改,这一段路,反反复复,花了一年也还是见效甚微,但凡听到熟人的事,就会觉得那一定是另外的人想听的,不传不快。
想了许久,觉得应该从源头开始克制,拒绝听八卦。
先拒绝了身边朋友给我讲“朋友的朋友”的故事。我没有“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的概念,反而很清楚的觉得他们对我来说就是陌生人啊。他们的故事,在网络上电视上都很容易找到类似的情节,我为什么要因为他们而心情跌宕呢?
告别了“朋友的朋友”这一类人,我发现其实真正的朋友生活都和我区别不大,并没有太多起伏。我们聊聊买买买,聊聊家长里短,聊聊工作,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平等又平凡。
遇到久不见面的旧人,也不再不经思考问东问西,尤其是对方的物质状态和一些所谓的硬件。我知道我不是真的在意他们过得怎么样,因为朋友已教会我,无论他们过成什么样子都比我努力,都值得我尊重。而真正的关心,更不是去权衡对方的工作是否体面,收入是否舒心。真正的关心,应该是随时做好付出的准备。
大概是这样的做法,让我建立了一部分自我边界。那就是,我的关注点,从别人身上,转移到了我自己身上。我开始认真想,我希望我的时间都用在哪里呢?未来会在我身上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我进一步学着不问时光,不问世事。取消了微信朋友圈的红点,把微信公众号筛选到不足二十个(现在又回到二十个了……)。因为有断断续续几年断舍离的基础,这一点不难。
在比较封闭的时间里,世界安静了,我一天比一天平和。没有外界环境的逼迫,没有对未来的恐惧。我发现有一件重要的事没有做,那就是要学着尊重我老公,不要在小事上唠叨他,控制他。
有时候想,如果我一直耽搁于别人的故事,沉迷于收入或社会地位凌驾于一切的价值观点,我是不是也会变成一个期望丈夫收入多一点再多一点的妻子,期望孩子只关注学习不关注其它的妈妈。
弊端是什么呢?那相当于告诉丈夫,家庭生活不值得重视,只有收入才能体现你的价值。那相当于告诉孩子,你的情绪你的喜好妈妈都不在乎,妈妈只在乎你的成绩。
这是我很大的一个进步。
不对别人进行分析,就不会意识到他们的高与低,不会给自己定位比他们高或者低,然后有时欢喜有时皱眉。
不想着去控制老公的某些言行,就不会因为他不符合自己设想而产生失望,产生矛盾。
这还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它只是剥开了人们的经济外壳,离以灵魂相对的平等还很遥远。但已足够让我自信心上升自卑感下降,愿意坦然的做自己。
随之而来的是我的自律与责任感都比从前在所长进。那是因为,我不再担心自己所做的事被人打断,可以沉下心去想怎么做好。我决定做的事,不再被别人的故事引导着改变方向,我不再因为自己的努力被外人评估没价值而放弃。
比如我想学着画画。有人对我说,你一个主妇学画画有什么用呢?不如用这时间能学做好多道菜。
我承认,学画画很可能达不到任何功利的意义,可这是我的人生,是我的欢喜和期愿呀。
我想认真做自己,所以很抱歉,我把她的指导拒之门外。
但告别不是绝交。告别是,这一次的分开后,再见面我仍会与你微笑,虽然我们道不同,但我们仍可彼此尊重。
我只是想让自己的核心社交圈变得更适合自己,而不是想和所有人交恶。
我想让网络成为自己的工具,而不是断网以告天下。
在今年之前,我对《罗辑思维》还有着一点抵触。在曾经时刻被各种信息包围的时候,也有一些贬低他的评价落入我耳朵里。加上他讲的内容往往比微观世界要宏观一点,对我来说相对难以消化,我宁可看电视看综艺打发时间。可现在,我听完了他的2016跨年演讲,发现他讲的内容有好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关联,正是我正好想听到的,正好能启发我的。
这大概源于,接触的信息量越少,对每个信息就会越认真倾听。
如果我一年有条件读100本书,与我一年只有机会看10本书,甚至只有一本书,我对每本书的咀嚼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平均分配给每本书的时间和精力不一样。
如果100个人的故事我都想知道,100个公众号我都想时不时看一遍,到底它们中谁能真正抵达我的内心深处呢?
当它们看似争先恐后想对我起作用,结果往往是谁也不能真正对我起作用。因为当时愚蠢又没有判断力的我呀,在知道了那么多人生道理以后,仍不知道该选择把哪个道理做为人生方向。
不如放下手机,立地思考,告别嘈杂着发声的人群,成为自己。(放下……立地……这句式我想用一万次,就是这么的没有创造力)。
最后,感谢那些现实中和网络上,往我身体里注入优秀品质而不求回报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