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工作已经用去两三周的时间,也接近春节,团队成员也陆续定好归家的行程,整个团队在一起的剩余只有六个工作日,这样我们就面临三个尴尬选择:
-
春节后人回来齐了,再启动第一个迭代。
显然这不是一个好选择,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激情,可能会烟消云散。 -
启动这个迭代,剩余的4天延续到节后。
大家都认为这个选择也不太好,中间横跨着十多天的假期,很难接起来。 -
启动一个六个工作日的小迭代。
尽管时间没有两周,无法积累正常的产能数据,我们认为应当乘热打铁,先做一个迭代,交付一个版本给公司作为新年礼物。
公司为了避开早晚高峰,采用弹性上班时间,早上10:00 ~ 10:30 上班,下午 19:00~19:30 下班;中间的半小时时间属于弹性,也就是说早上10:30前到公司都不算迟到,非常不错的制度。
技术部的伙伴由于都习惯了朝九晚六都节奏,就申请了09:00~09:30上班,18:00~18:30下班。
因此,我们便把每天的会议时间定在上午11:00举行。
第一个迭代计划会
第一个迭代计划会,团队没有的历史产能数据,对功能规模估算也不是太熟悉,故事也还没有完成相应的验收标准确认。
大家理所当然的拍脑袋承诺交付范围。我们强调一个原则 no over promise.
PO与团队交涉范围,现场编写并审核验收标准, 计划会花了半天时间。
Iteration 1 : 2017年1月17日 - 2017年1月23日,6 工作日
User Stories:12个
交付范围:用户邮箱手机的登陆与注册功能,共12个用户故事。
团队能承诺交付这么多故事,主要有两点:
- 这些功能之前已经实现过一次。
- 只交付iOS版本。
计划
看板:
第一天看板燃尽图:
第一天燃尽图实际执行
看板:
i1_d6_kb.jpg燃尽图:
i1_d6_b.jpg提前一天完成交付的功能,最后一天的时间,主要用于人工回归测试。
评审会
团队向PO演示了交付成果,展示过程中发现了几个缺陷,以及一些有争辩性的需求范围问题。估计由于大家都想着过年了,PO也比较好说话,还是接受这次交付。
回顾会
团队经历了一个短小的Sprint,对Scrum的5个活动和交付,都有了初步的体验和认识。总结了本次发生的问题:
-
计划会议前准备不够充分,导致计划环节占用了过多时间。
-
PO由于经验原因,对AC的审核,不够严密。导致有些故事的AC不够全面。PO背这个锅,并承诺在后续Sprint中改进这一点。
-
第一次做交付演示,准备工作与环境准备不够充分,导致回顾会开始超过半小时才能进行演示。
-
由于App前端对ReactNative的熟悉程度不够高,以及架构分解设计能力问题,导致功能交付粒度变粗,燃尽图上曲线先平后陡。
-
同时,App验收测试工作是人工测试,在功能未完成前,其他人无法帮上忙,只能依赖app开发人员自己边实现边测试。这是本次交付质量问题的主因。
-
后端开发,由于从一开始就做了充足的测试用例,因此后端的质量得以有效保障。 但是此时,后端的测试,是人工启动测试脚本,还没有做自动化持续集成。
-
UI设计师不会SketchUp,用Photoshop来做各种标线,影响了前端开发的效率和还原效果。
-
团队仍然未能累积实际速率数据。
改进
- 团队中没有测试人员这个角色,再加上,APP测试用在是全手工,第一个迭代中,我们就已经遭受质量问题,完全用手动来做全回归测试,对于我们来说,是个不现实的做法。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全自动化测试的方案,来解决全回归问题,确保每一个交付的质量。
因此也就有了我的第一篇简书分享 《敏捷实践 (1) - 我们是如何自动化App验收标准》
-
APP开发人员在春节期间,提示对ReactNative的熟悉程度,以及功能实现的依赖解耦能力。
-
UI设计师学习SketchUp。
-
计划会之前,做好用户故事细化准备工作,控制计划会的时间占用。
-
评审会前,做好演示准备工作,演示设备、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