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万物都萌发,心不在焉想着啥。对茶独坐发发呆,斜阳微寒一树花。
这就是我这一段时间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就是无所事事。不愿意做更深的学习、阅读和思考,用一些事务型的忙碌来满足自己。
还是畏难吧?攀登总是有难度的。
有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人是怎么废掉的”,当时就发给儿子看了。其实,知易行难,我也要不断阅读才对。现在复习一下此文的大纲:
一,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选择性地寻求低付出高回报的活动,哪怕是虚拟的回报。比如说网络游戏。游戏中高强度的刺激使得时间变快,成就感来得更强烈;种马小说。意淫人能轻易获得想要的东西。甚至赌博,吸毒等等。
二,只接受“低密度信息”的信息源。只接受信息密度低的信息,不愿意接受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后才能吸收的信息。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都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比如课程、知识框架、分析报告等,所以如果隔离了这部分信息,不仅仅是隔离了信息本身,还是隔离了获得进步的技能。
三,习惯用“错位成就感”来麻痹自己。或者是用自己所长来此别人所短,或者是和别人比量而有意忽略质。
四,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工作、学习、生活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有想过如何改进,只是机械地重复,然后自我欺骗自己很充实。反应出思维的单一。最后重复的事情越多,占用的时间也越长,人却是在降维的过程中。
五,封闭“强化学习”通道。在学习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只愿意接受最简单的第一步,浅尝辄止,不愿执行接下来更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还麻痹自己觉得学了很多东西。实际上,这种“浅层”的学习遗忘极快,几乎就如同没学。比如,天天学英语,却从不写英文文章,天天刷知乎,却从不写答案、写总结。
——总之,人是怎么废掉的?或者说你怎么做就能成功地废掉自己?或者说,你要怎么做才能拨开荆棘,而这荆棘却看似温柔的草坪,一直向前?
就看你愿不愿意一直训练你的大脑了。给大脑找苦吃,大脑会给你甜;给大脑吃糖,大脑会给你苦头。就是这样。
想想吧,你是怎么训练你的肌肉的?你也必须那样去训练你的大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