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宫|所见和照片美得一模一样

故宫|所见和照片美得一模一样

作者: Zhouxiao饼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4:40 被阅读0次

虽然起了个大早,但还是无法躲开北京清晨上班的人流。

7:30的北京地铁,是无数条地下快车道,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们在上边快进,不敢停下,也很难回头。今天的我没有带上眼睛,在地铁里把14号线看成了15号线,跟着人流走到一半的我再想回头,已经成为人流中一股微不足道的逆流,颤颤地防止撞车走到14号线。

8:30 的故宫已经人满为患,过了天安门广场的安检后,印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了老年旅游团,红色,粉色,黄色……但当真正亲眼见到天安门,还是会被它的宏伟所震慑,黄色琉璃瓦下的红墙砖瓦上,红底白字地写着“中国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团结万岁”,这么说虽然有点俗,但说实话,是真的为自己的国家所骄傲。

走过天安门便是故宫,故宫现在已经停止人工售票,需要网上预约,故宫官网上也提供几条不同时间的游览方案,一日游,半日游,两小时游,我选择的是一日游,于是跟着导览地图先到了左边的书画馆。

书画馆建在武英殿中,展示的赵孟頫的书画,对书画不了解的我还是对那本长达12米抄经书佩服得五体投地,光是全书没有错别字精致小楷就已经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汉字书法真的太好看,学过外语后愈发觉得。左边是东华门,陶器馆就在其中,幸运地刚好碰到讲解,从明朝开始听了一路,瓷器的发展映射的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发展,当时青花瓷的色泽经历了从明艳到暗淡再到明艳的过程,当时的百姓已不再依赖进口的釉彩,开始使用自己生产的釉彩,更便宜,于是工匠们开始再烧好的青花瓷上尝试增添别的颜色,当时主要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这一时期主要位于清朝时期,因乾隆皇帝对陶器非常重视,此时的陶瓷无论色彩还是体态方面的工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陶瓷馆出来,就开始走中线,说人头攒动恐怕也不为过,太和殿前挤满了争相拍照的人群,相机永远是第一个先看到殿内的景观的。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象征着最高等级威严的皇权,全世界的任何一座宫殿都得对她俯首称臣。八级高的汉白玉台基将宫殿高高抬起,当时故宫的天气难得的美好,蔚蓝银幕下的太和殿壮丽得像大自然造出的神话。太和殿后依次是中和殿、保和殿(办公区到此结束)、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交泰殿正中心上,高高悬挂着乾隆亲笔的二字:无为。我猜测,乾隆亲笔御赐这块匾额给皇后,意在希望皇后能够潜心静气,专注于自我自我修养,从容地治理后宫,总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两个字里蕴含的寓意也实在是太多太多。

再往前走过两个宫殿,便是御花园,刚还珠格格里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场景一下子便跳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重重叠叠堆砌起的假山,那叫堆秀山,清朝皇帝从江南运来了一千多块山石,工匠们全凭人力一点点堆起来的这座有5层楼高的假山,你说,怎么能不为之赞叹。

相关文章

  • 故宫|所见和照片美得一模一样

    虽然起了个大早,但还是无法躲开北京清晨上班的人流。 7:30的北京地铁,是无数条地下快车道,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们在上...

  • 唯有台湾妹子与美食不可辜负

    来台北的第11天 也算是走过了一些地方 猫空 西门町 台北故宫 淡水 有很多不用加滤镜就美得不得了的照片 今天想要...

  • 故宫的照片

    2016年暑假去北京浪,最期待的景点是故宫,说起来清朝和唐朝都是我极爱的朝代,唐朝是因为李白王唯,挺欣赏“行至水穷...

  • 2017-06-29

    下班后随手拍的照片,美得窒息

  • 故宫上元之夜爆火:文创收入15亿,超过1500家A股公司!599

    我们先来看点故宫的夜景照片! 已经599岁的故宫近年来却总能给人以惊喜,这和故宫的院长单霁翔的努力密不可分。从建筑...

  • 台北故宫补充照片

  • 故宫不相信VIP

    2020年1月17日下午,女子开车进故宫事件颇受公众关注。在媒体发布的照片,一组“赶着周一闭馆去故宫撒欢儿”的照片...

  • 边走边看| 风里雪里见故宫

    昨日一场小雪,让故宫变成了紫禁城,朋友圈都在晒照片。翻出正月初二在故宫的照片,对比一下,请书友们欣赏!

  • 去菜百买萝卜

    上面这个照片据说是故宫,看着真的太壮观了! 我说的跟故宫无关啊! 今天大年初二和朋友商量着逛菜百,将我原来的小金珠...

  • 冬季北平——故宫篇(照片)

    2018.1 摄影:元元# 冬季北平&故宫篇# 下雪时故宫会很美 很遗憾没能看到北平的雪 我想 一定是等我再次赴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宫|所见和照片美得一模一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sw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