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了,真是个瓶颈的年纪,往前算已经毕业两年了,往后看而立之年也没多久了。
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走,但至少我们开始改变了。之前我花了16年上学,完整接受了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过程中有过不完美,终归没有遗憾。
前年刚毕业去成都的时候,和一个朋友谈论过这样的话题,他问我如果再回学校还会不会像这样过一遍,或者有没有什么更值得努力的?说实话我并不想要这样的机会,我并不属于好学生一类,虽说不玩游戏吧,但逃课挂科也是常有的事,颓废堕落此起彼伏,但我觉得正是这些说起来嗤之以鼻的,极力避免的东西让我到现在很坦然,也成长了许多。如果没有之前的这些经历,我也不可能是现在的我,所以我觉得,即使未来的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此刻的我就是现在阶段最好的。大学,我十分感谢这四年的经历,失败和成功都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26岁了,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工作,成都,北京,中间在青岛和三亚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年,用之前老板的话说,你现在就是给自己的人生不断的增添高度的时候,多学多看多练。奇怪,这些曾经老师们在学校说烂的话,那时候我才觉得,真特么对啊!如果他能看到的话,我想说,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感谢你。在他手底下工作的那段时间,是我从未有过的升华期,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不只限于工作,可以说我现在所养成的一些习惯,有一多半都源于他的指导。
在我看来,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判断一个工作值不值的去做,一是薪水,你可以不管公司有没有发展潜力,也不管自己在这里有没有前景,只要能让自己赚到让自己活下去并且活得不差的工资就ok;二就是工作氛围,这个公司对你是不是有完整的培育计划,师傅是否愿意手把手教你,在这里工作即使辛苦,但每天都是干劲十足,每天对上班这件事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当然,也有人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工作,那我祝贺你,你比我幸运。
第二年,起初去做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餐饮行业,当然很开心啊,曾让我魂牵梦绕的厨房啊!早就知道餐饮是个勤快饭,可当我真正和它亲密接触以后,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没有想的那样,梦幻。可又能怎么办呢?自己选的路,趴着也要走完,好在兴趣打败了辛苦,后来也一直在乐此不疲的坚持着。
过了半年的时间吧,因为家事,我回老家了。记得刚去上大学的时候也许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可人的一生中,有时候你不能总靠自己的“第一志愿”去做选择,而是要考虑一些“不可抗力”。
《且听风吟》是回家以后读到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作为村上春树的处女作,讲述的也是作者自己二十多岁的人生起伏和变化,所以它带给我的变化和思考是很大的,人就是这样,自己的生活拎不清的时候,总是会从别人的生活里找自己的影子。
“这个城市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二十年时间里,我在这个地方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它已经在我的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我几乎所有的回忆都同它联系在一起,但上大学那年春天我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我却从心底舒了口长气。”
其实我把回家当作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并不指望在这自己在事业上有多么大的一个提升,说起来有点浑浑噩噩,其实我想说的是不适应。见识外面的世界以后,且不说你要重新开始适应陌生的环境,简单到你的交际圈都要重新改头换面。所以难得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让自己踏踏实实的停住反思一下,也算给以后的人生做点规划。
成长就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水里有什么?你会踩到什么?都是不确定的。但有一点,就是自己真正用心的去做,才会真的可以在自己的脑子中留下印象。比如学习一项技能,或者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唯有真正的让自己醉心于一件事,这样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包括因此会过滤掉之前没发现的,身边不重要的人和事,你才真正的能从中有所收获。
所以微信公众号,要是把它当作一份事业,现在只能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其实原因也简单,昨天也有提过,我是很喜欢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喜欢读也喜欢写,虽然中间有几年的时间扔下了,但是对于文字的喜爱还是没有变。五一的时候,和好哥们儿聊起了这件事,也给他看了几篇我写的东西,我一直觉得我写的东西就是瞎玩,最多给身边的朋友看看,调剂生活而已。其实他属于损友类型,听他夸人比登天还难,没想到他说“我要是有你这文笔和时间,这事就轮不到你了!”,他说现在又不是上学那会,处处受限,操心学习什么的,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你有这方面的能力,为什么不发扬光大呢?薛之谦不是说过,现在这个时代根本不会怀才不遇,重要的是你是否有才华。
说实话,在个人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这方面,现在还属于入门阶段,跟成功之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不过好在我喜欢文字就像喜欢做饭一样,我始终相信如果做事情的初衷不是因为兴趣和喜欢的话,一定做不好。
还是那句话,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一定不会做了,不管结果如果,只要用心经历过,都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