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到了家乡,过年没回,现在补上。
本打算早上去一下客户那里,十点出发。但是客户犯了错误,一切打乱从头再来,直到两点才结束,赶紧叫车,而司机又跑错了路。
路过黄河的时候,司机说,附近就是刘秀墓,刘秀的孩子一辈子都不听老子话,就听了一次。刘秀想葬在高处,想着不听话的儿子,临死前就说把我埋在低处。
结果儿子却一反常态,这次居然听了话,把刘秀埋在黄河滩上。
估计刘秀在坟里,要气得活过来。
4点到了洛阳,同学已经在商城门口等候。他一人在家,老婆出长差,近期回不来,他也很寂寞。我在工厂的时候,打过几个电话。所以临走前还是决定见一面。
到了商场,挑了一个人少的餐厅坐下,听他倾诉,说的都是他老婆和各地的美食。我认真地听着,几乎没有插嘴的机会。
聊了一个小时,我该走了,我打算到了高铁站再买票,他劝我现在买,万一赶不上可以改签。没有和他争,吃完饭就买了。
我不想和人争,知道他是为我好。
下火车的时候给同学打了个电话,他没有接。所以就没停留,一路到家。
出地铁的时候下起了小雨,没有风,不觉得冷,熟悉的街道行人稀少,灯影恍惚,地铁口有几个拉客司机,看我提着箱子,操着乡音过来询问,我没有搭理。很近的路,他们是不拉的。
街道变得湿漉漉的,偶尔有些黄叶。路上行人匆匆,尽是陌生的人,陌生的普通话。
路旁高楼大厦林立,似乎不是印象中的家乡。
社会的发展无可阻挡,大量的房子盖起来,曾经大道路已经面目全非,完全不认识了。大量的人口潮水般涌入,故乡已被外地人淹没,能听到几口乡音,已经很难得。
到了家,父亲已经睡下,母亲开的门。一进门母亲就问要不要吃,要不要喝,要不要洗澡,我说不用。
放下行李,取出了给二老买的羽绒服。很惭愧,前年父亲住院的时候,看见他的棉袄陈旧不堪,于心不忍。一直想给他买,却一直拖到今天。因为想在孟州买,但出差计划屡屡被取消,就这样拖了一年。
母亲看了很开心,父亲也从床上爬起来试了试。
今天在家陪父母了一天,除了中午和妹妹吃了顿饭。
看了一个帖子,九尾的,讲传统思维。
很多人都是大词思维。
大词思维是一种群体思维,来自原始社会的遗留。
在原始社会,生存环境恶劣,一个部族必须团结一心,才能生存……于是诞生了部族利益高于个人的思维。
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了,个人从集体中剥离出来,个体崛起,出现了个人权益——此时,人类思维就进化为: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并存,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是重点。
随着社会的复杂和进化,秩序的扩张,严重挤压了个人空间,此时,保护个体权利就成为重点。人类思维进化为:个体高于群体。
此时,还整大词思维的,基本上不懂个体权利是怎么回事。
这里,有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1、家族观念一致存在——家族观念也来自部落文明。
部落形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看血缘、亲疏远近。中国由于王权早熟,使血缘观念被固化了。
现代国家,完成了从血缘到契约的转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契约、信誉、三观等。
2、私有产权的概念始终是半拉子——不是完全的私有产权。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春秋战国可以认为是磨合产权的时候。但是没想到秦统一了天下,中国进入循环历史,不再发展。
产权就一直是半拉子状态。
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个体无法崛起。
SO,中国人的一切,都是家族的。举个栗子,婚姻——两个家族的联姻。不是个人的。
古代两个人结婚前,甚至都没见过面,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因为在古人思维中,这两人见没见过,有没有感情,不重要。两个家族联姻才重要——个体感受,必须让位于部族利益。
结婚时,要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亲朋好友……就是说,为天地结婚、为父母结婚,为部族(亲朋好友)结婚。
目标就一个:为部族传宗接代。
所以古代新婚夫妻很变态的,上床之前一定要焚香沐浴,祷告说:为了家族子嗣延绵,人丁兴旺,所以我们才要搞……
最后,夫妻两带着神圣的使命上床。
这里面真的没有爱情——爱情需要先有 个人,太奢侈了。
搞爱情,属于不务正业。
突然想起陆游和唐婉的故事:这两人都会写诗,于是搞出了爱情。
陆游的妈妈就看不惯了。卧槽,啥意思,正事不做,瞎搞什么爱情呢?
于是叫儿子休掉了唐婉——谁叫她不干正事,不生孩子呢?
——港真,姐是理解陆游妈妈的。
中国人的婚姻,不是嫁给一个人,是嫁给一个家族——这个概念没有的话,就要犯唐婉的错误。
长此以往,就自然养成思维习惯:家族最重要,大词最重要——个人不重要。
大词思维,根深蒂固在思维底层,是我们思维的操作系统。
所以遇到什么事,这个操作系统一起动。大家立马就会站在部族、国家、社会等等大词的立场上想问题。
不会站在个体角度思考,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诞生过个体。
今天,虽然我们步入了现代社会,有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但是,思维底层是很难改变的。
比如你相亲,被父母催婚——你要没结婚,全家都为你捉急。
按理说你自己的婚姻,跟父母、亲戚都没关系。但他们一说起你来,还是面上无光——因为在他们思维中,你跟他们是一个整体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包括你自己,找个朋友,你也会琢磨:我妈怎么看?我家亲戚怎么看,朋友怎么看……本来你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但是,你就是要考虑别人怎么看——这就是思维习惯。
传统思维,相当的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