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 胡杨林的梦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2:25 被阅读0次

    想去陕西韩城拜谒太史公庙的念头萌生很久了,终于成行。

    清明前的雨涤去了树上的尘埃,祠堂两旁的松柏愈发显得苍翠幽深。过了芝水桥穿过司马古道,再经过“神道”登上了99级台阶,终于到达太史公祠。

    祠堂不大却颇为方正,祠堂外竹林密密匝匝,阵阵风过,似有龙吟凤哕之声传入耳畔。

    祠内便是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一一那眼神似乎有穿透历史云烟的透彻与超凡入圣的肃穆;最引人眼目的是他那一袭长及胸前的须髯,无形中凭添了几份文人的傲岸与学者的庄重。

    仔细看时才发现塑像有些斜倾,头偏向北方。一种说法是:司马迁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被流放到贝加尔湖持节牧羊十九年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是:司马迁在瞭望着大汉名将李陵,正是因为李陵的被迫降敌,司马迁才遭受罹患啊!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担当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这样的他不仅是当时社会良心担当,更是后世学习的楷模!

    我的思绪被扯进了历史的烟尘中………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捷报传入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则更是作出了一团其乐融融之态,纷纷“奉觞上寿”,美谥之辞说得连长乐宫的麻雀都变成了翩翩起舞的宫女。

    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抵敌而被迫投降。消息传来,朝堂上鸦雀无声,刘彻怒目扫射,大臣们个个俯首贴耳、面面相觑。不知谁慷慨陈辞道:此等乱臣贼子理应碎尸万断,诛杀九族!武帝眯起了眼,眼光像针像剑更像钢刀,那目光恨不能刺穿十万盾甲,接下来,便是一阵骂声如潮,为了表达对李陵的切齿之恨,奸佞小心不仅将其口诛还恨不能将其用手撕裂,这样的表演效果甚好,武帝微微颔首……

    司马迁哪里顾得上揣摩圣意,他义正严辞地说,李陵平时严于律己、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完全是无奈之举,日后定会回报朝廷………,话未说完就被武帝打断“好你个司马迁,竟敢替乱臣叛贼说话,是谁借给你的胆量?”刘彻震怒了,声音有些嘶声竭力……

    现在看来,司马迁不过是说了句公道话而已。可贵的不是公道话本身,而是,竟然还有人敢在朝堂上站出来说话!

    这一站!站出了文人的责任担任、社会的良知!这一站,残酷彻底粉碎了一个文人的天真梦!

    记得刚入朝时,司马迁兢兢业业、夙宵夜旰,怀抱梦想!一心想得到汉武帝刘彻的慧眼识珠………现在想来,那不过是个一厢情愿的美梦!

    一声令下,几乎是覆手之间,竟使他遭受奇耻大辱,若不是为了草创未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宁愿九死而未悔!

    那一瞬间,司马迁才明白:刚正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如同火与冰、玉与尘!帝王眼中根本没有公平正义的天平只有利益权利的淬炼,根本没有对与错的鸿沟,只有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一站,即是司马迁涅槃之始,他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这个书生,在天地苍茫中走向了以庞大政治体系为依托的帝王的对立面!

    历史的烟尘中,我们记住了司马迁,忘记了恢宏大厦下王朝更迭;我们记住了煌煌巨著《史记》,忘记了朝堂上善于表演的跳梁小丑!一个文人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你可以摧毁我的肉身,但摧毁不了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却打不倒我的精神!

    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既便经过千百次的淬炼,千百次酷刑,文人的铮铮铁骨不会被抹杀封存,因为那里流淌着血脉相贯的文人气质!这种气质尤在危难之际彰显:它是不动声色坚持后的韧劲,是矢志不渝执着的反省,是理性思索与中庸之道的融合,是文化自信与社会良知的守望相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wc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