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来了一位新学生。
胖胖的,有点可爱。有几分聪明,常问些细节问题。
老师向来偏爱几分聪慧的学生,特别享受点一点,学生就已反应过来的时刻。或者学生能举一反三,一种题型讲解完,一通百通,若有灵光乍现,于是我便如夏日饮了一份冰镇酸梅汤一样,舒坦、惬意。
像这位,其实有几分这样的灵性了。
只可惜怠于强记,譬如生物,只得20多分。
大概有点小聪明的人都喜爱如此。我又联想到自身。
从前我并不认为自己聪明,直到大学。大概高中三年太过要强,过得战战兢兢,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学习锻炼自己,每分每秒,每个细胞都在吸收知识。高考成绩出来时,北大最低录取分634,而我只差3分……所以北师大并不是我那时能上的最好大学,亲友提及时都是叹惋。然而大概是这种既令我优越,又令我自卑的分数害了我。尤其在大一时,离散数学考了将近满分,而周围却皆是哀叹数学之难让人愁断肠者,我便飘飘然了。我为自己的聪明而骄傲,却丢了最开始的勤奋。
之后数年,一直在这个怪圈中循环。能力确实强,却只是临时抱佛脚。领悟确实快,但只限于浅尝辄止。辅修一门数学,除平时上上课,期末突击一天,竟也有90分。更有甚者,另一门统计学日日翘课,期末突击一晚,竟然也能及格。从此,刨根问底,坚持到底,抓紧一切时间的我不见了。终日只漂浮在昔日荣光和成就中,而这份底蕴也渐渐减少。
我寻找了很久很久。也试图厘清这一切的根源。也许现在做高考辅导老师的感悟,给出了答案。
有沉溺于网游的学生,从他们身上我看到自己,我也曾为游戏废寝忘食过。那时我仿若一个被虚拟抽干精力的吸毒者,外界的一切都隔在几层玻璃之外。
有极端在乎自己容貌者,也让我回忆起当初为护肤、化妆、祛痘等事不可自拔的自己。那时我热衷一切能让自己变得好看的技巧,特别是速成法和所谓的亲身经历。
有心情浮躁,需要在校区晃悠舒缓排解的学生,我也想起最抑郁最浮躁时,在绿树掩映的小道,徘徊了几多日影和月光。那时,并不会有激动、强烈的企图心、寻求改变的念头来寻我,只剩什么呢?那被点燃的烟火后所剩的,大概是狂欢后的落寞、强笑后的死寂和热情后的冷漠。
有埋怨试卷不好,试图逃避者,彷佛就是我,遇见挫折时,用声声抱怨代替了直面和奋进。那时,它们是不合理的,是严苛的,守旧的,非人类的,他们是偏心的,是刻意的,是离奇的,是不公平的,一切都不是适合我的。
大概现在只能达到这种境界:
见众生即见我。
见众生皆见我。
但他们又确都是我。
也许是这个时代的错,现实太多浮华。
也许是人性之过,贪图安逸人之常情。
也许是……
也许太多,但我知道那些不仅仅是我,因为我还在漫漫长路上求索。那一直在前路上行进的,还是我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能见真我,愿相逢一笑中。
网友评论
能很好地从“众生”反思“我”的成长历程。
众生皆我,我即众生。
人贵能常省。
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