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喝法。爱喝酒的人,也有不想喝的时候。能喝酒的人,也不一定都懂酒。人挑酒,酒挑人,我挑喝酒的人。如果你真的爱喝酒,我们可以试着做朋友。
今年回老家盖房子,喝了不少酒。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点是,老家喝酒的气氛跟我习以为常的截然不同。表哥在跟我喝过几次酒之后,老是吐槽我“一杯酒聊半天”,而在我的理解里酒不就是要一边喝一边聊吗?
一次在镇子上,一个做餐饮的朋友想我帮他做文案,摆了酒局,叫来了镇中的男男女女。他们训练有素,是喝快酒和打桌面歼灭战的好手。坐下来饭没吃几口,轮流一通敬酒我立马晕了,然后再也没有胃口。行走江湖数十载,头一回体验到喝酒的难处,在此之前,酒对我是一种享受。
老家的人敬酒,也没有别的话,男的就是两个字“搞啊”,女的就是三个字“我敬你”。可我这样的人,早就习惯了——喝一口、吃几口、说很久,我们的酒局就是用来谈话的。之前在长沙隔三差五有酒局,敬酒打圈儿那是起码的礼仪,到每个人面前都有说辞。话说到关隘处情绪高涨,插科打诨妙语连珠,情绪赶着酒往上走,醉都醉得慢些。
但我发现这一套在老家几乎没用,韩愈说了,“长安众富儿,不解文字饮”。所以当晚没多久我便醉了,喝酒的乐趣一点都没找到。后来我恍然意识到,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应酬酒吧。这样的酒我注定喝不了,我喜欢酒是朴素的喜欢,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本身。
《左传》有言,“酒以成礼”。酒的本质是好的,背后蕴含着深层的酒文化。
在西方世界,尼采的哲学论断里有著名的酒神精神,在中国,也有与之相对应的庄子“逍遥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造物者游”,都可以用来概括酒文化的高度。
我喜欢酒,是喜欢酒带给身体上的松弛,和精神上的自由。至于偶尔可以从酒中获得几个文字,那就是通神了,兴奋得要死。
但在实际生活中,酒文化时常被社交文化裹挟,最扭曲的表现方式就是劝酒。我记得当晚一个细节,一位大姐举杯敬我,说了一堆客套话,朋友赶忙打断她,说,“你跟他不要说这些,要谈感情”。乍一看这句话似乎在为我解围,可是细想下来,性情似乎也被标明,放在台面上供人围观把玩。
真正的性情,应当是兴之所至,而不是对方喜欢什么就喂什么,这是糖衣炮弹。陆游有诗,“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酒文化的本质是品酒文化,而不是社交文化(劝酒文化),弄清了这两者的区别,就掌握了酒的精髓。
知乎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很符合真正爱酒的状态:
小时候经常看着父亲独自饮酒,下酒菜也不过是一只咸蛋,母亲在一旁唠叨:“一个人有什么好喝的。”父亲一脸满足的喝下一杯,他环顾我们几人,小声说:“你们不懂得。”现在,我慢慢体会到父亲的心情,一天辛劳后,回到家中,昏黄的灯光,温暖的屋子,人到中年,这是他一手创造的小世界,他坐在桌子前,喝一杯酒,就变成自己的国王。
“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这是白居易的《花下自劝酒》。一个人饮酒,没有人劝,酒精催化出一种怡然自得的情绪,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慢慢排空烦恼,忘却那些无聊,此时,酒是精彩的配角,升华了情绪,很好。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喜欢酒,和这个世界无关。
但如果能遇到和我一样喜欢的,那是幸运。因此才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我想那一定不会是枯坐、干喝,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事来。
也是我刚回到老家不久,去县城办事,约了六姨和另外几个朋友喝酒。其中一个是我高中同学,毕业后就没见过。组局是临时起意,他那天正好感冒,下班后去诊所打了点滴,拔了吊针就赶了过来。一进门就说今天不能喝酒,恰巧六姨是医生,非常专业地问了一句“有没有头孢”,他说“没有”。
于是六姨二话不说给他倒了一杯,但他怎么都不肯喝,六姨望着我说“你这个同学我是劝不动了”,我笑着说,“我从来不劝酒的,我都是诱惑”。于是我们开始喝酒聊天,气氛非常融洽,我同学忽然就坐不住了,端起杯子说,“那我还是喝点,就喝这一杯”。
结果呢,他后来又主动倒了两次,散场的时候互相发信息报平安,他感叹,“这么多年没见,感觉没变”。事后六姨讲起这件事,也不免说到“你们喝酒稳当,有点儿酒文化的意思”。所以啊,对喝酒的人来说,酒根本不需要劝,需要的只是一个场合一个时机。所谓酒文化,得品。品酒,也品点别的,品当下,也品回味。
真正的喝酒,是喝到兴头上,喝到心坎里。而真正的劝酒,是诛心,刀不出鞘。
酒一定是和情绪联系在一起的,能写的人捕捉情绪然后形成文字,不会写的人不写但能感受,没有本质区别。
“宽心应是酒,谴兴唯有诗”,“诗家眷属酒家仙”,“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所以酒,总是和诗扯在一起,无非是跟情扯在一起。
大概真正懂酒的人,都是真性情。想起之前有一段时间,我每遇到一个人都会问,“你喜欢喝酒吗”,真是又可爱又可笑。
那么,你喜欢喝酒吗?(如果是,我想我们可以做个朋友。说多少话,喝多少酒,以句子为单位。)
-END-
余令
一个自由撰稿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