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 一段小文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23:14 被阅读11次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宇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这本书实际上是个识字课本,就是它,开头两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哲学理有三教九流:儒教、道教、佛教.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但是“儒”字的字义是“文士”或学者;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这一家在墨子领导下,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把它的形上学和社会哲学围绕着一个概念集中起来,那就是“无”,也就是“道”。道集中于个体之中,作为人的自然德性,这就是“德”;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在中国思想里,阴、阳是宇宙形成论的两个主要原则。阴阳的结合与互相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源于一群政治家,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儒者强调的道德惯例上。

    对中国哲学追本溯源,能看到很多易经的影子,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我们生活中也说一些只讲形式,不究实质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教。我们中国人懂得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法自然。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

    入世和出世

    中国哲学的“入世”“出世”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读杜甫和李白的诗,可以从中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生活在同一时期(公元八世纪),在他们的诗里同时表现出中国思想的这两个主要传统。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入世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道家和儒家不同,是因为它们所理性化的、或理论地表现小农的生活的方面不同。小农的生活简朴,思想天真。

    儒家

    在道家的著作《庄子》中,可以看到某些道家的人会嘲笑孔子,说他把自己局限于仁义道德之中,只知道道德价值,不知道超道德价值。表面上看,他们是对的,实际上他们错了。请看孔子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所说的话吧,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所体验到的超道德价值,和道家所体验到的并不完全一样。道家完全抛弃了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观念,而代之以追求与浑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因此,道家所认识、所体验的超道德价值,距离人伦日用更远了。

    而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有些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道家

    道家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道家哲学出发点是全生避害,阶段一杨朱的方法是避, 做远离尘世的隐者,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 “轻物重生”。

    阶段二;老子采用揭露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并以此来调整自我,使得事物发展对我有利。老子的观点更多地呈现在其所做的《道德经》。老子说到:“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用这样的方法,一个谨慎的人就能够在世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如此。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

    人们丧失了原有的“德”,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知识太多,“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为什么老子强调寡欲,道理就在此。老子又同样强调弃智。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大智若愚:圣人的愚是大智,不是孩子和普通人的愚。圣人的愚是一个自觉的修养过程的结果。它比知识更高;比知识更多,而不是更少。后一类的愚是自然的产物,而圣人的愚则是精神的创造。(道家说知道一个事物就是知道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所以弃知就意味着忘记这些区别。一切区别一旦都忘记了,就只剩下浑沌的整体,这就是大一。圣人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说是有了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道家称之为“不知之知”。)

    阶段三,庄子提倡从更高一个层次来看待生死,提出了 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情可以以理和理解抵消,自然而然。死亡让人伤心,但死亡是如春夏秋冬的自然现象,是进入了下一阶段,更高的境界才能看得开。庄子老婆之死,惠施吊丧看到庄子很高兴,庄子说“她是进入了另一阶段,为何不乐”;心智不同,认知也不同,就像天下雨,小朋友和大人的反馈不一样。

    这一观点西方的哲学家斯诺宾沙也认同,他说:“心灵理解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多大,就能有多大的力量来控制控制后果,不为其所累”。还说: “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理解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

    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他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绝对幸福。

    庄子的《齐物论》也提到生和死其实、对和错,都是一样的,都是相对的。齐生死,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也是庄子所说的意思。圣人,或至人,与“大一”合一,也就是与宇宙合一。

    佛教

    佛教于公元一二世纪东汉明帝时逐渐进入中国,佛教中的宗派较多,禅宗,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等。,被接受和传播较广的属于中道宗与道家的结合体---禅宗。帮助大乘确立在中国地位。

    所有的宗派一致同意,他们都相信“业”的学说。业,通常解释为行为,动作,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无明(无知)生贪嗔痴,致人陷入无限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的因果,只有将“无明”转化为“觉悟”(梵语中的菩提),在多次再生的轮回中积累 业,最终从轮回中解脱,这种解脱叫做“涅槃”。

    诸佛告诉他们,要涅槃,得认识到万物实际上都是“无”, “空”。在这个层次上,说万物是“有”,这是俗谛;说万物是“无”,这是真谛。因此,一定不能执着“有”,也不能执着于“空”,当然修行本身也不能执着。一个有趣的观点来至禅宗马祖,他说照禅宗所说,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应该是不作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这需要一定的境界才能达到。

    理学和心学

    理学和心学作为儒学的两个分支,在宋明历史上辩论最多。理学认为,所谓发明舟、车,不过是人类发现舟、车之理,并依照此理造成舟、车而已。甚至在形成物质的宇宙之前,一切的理都存在着。

    每类事物都有理,理使这类事物成为它应该成为的事物。理为此物之极,就是说,理是其终极的标准。至于宇宙的全体,一定也有一个终极的标准。它是最高的,包括一切的。它包括万物之理的总和,又是万物之理的最高概括。因此它叫做“太极”。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仁、义、礼、智、都是理,属于性,而“四端”则是心的活动。我们只有通过具体的,才能知道抽象的。我们只有通过心,才能知道性。心和其他个体事物一样,都是理与气合的体现。心与性的区别在于: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心能有活动,如思想和感觉,性则不能。但是只要我们心中发生这样的活动,我们就可以推知在我们性中有相应的理。朱熹说:“论性,要须先识得性是个什么样物事。程子‘性即理也’,此说最好。今且以理言之,毕竟却无形影,只是这一个道理。在人,仁、义、礼、智,性也,然四者有何形状,亦只是有如此道理。有如此道理,便做得许多事出来,所以能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也。譬如论药性,性寒、性热之类,药上亦无讨这形状处,只是服了后,却做得冷、做得热的,便是性。”在朱熹的系统中,认为心是理的具体化,也是气的具体化,所以心与抽象的理不是一回事。于是朱熹就只能说性即理,而不能说心即理。但是在陆九渊的系统中,刚好相反,认为心即理,他以为在心、性之间作出区别,纯粹是文字上的区别。‘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在朱熹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在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心(个人的心)或“心”(宇宙的心)。明朝大儒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深化了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格物致知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而其最终目的是致良知。

    中国哲学强调,成为圣人,只需要做平常事情,并不需要做奇迹。他虽然做的是平常事,但是有高度的觉悟,而常人是在无明状态下做事,所以就有不同的意义。禅宗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字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最高的人生境界。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可以分为四种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ef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