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印度人也卷入鸦片战争,为何却忘得一干二净?

印度人也卷入鸦片战争,为何却忘得一干二净?

作者: 会展易 | 来源:发表于2016-12-01 15:54 被阅读80次

    在“鸦片战争三部曲”中文版第二部《烟河》出版之际,阿米塔夫·高希再次来到中国。对阿米塔夫·高希来说,中国,他并不陌生。

    本来只是对贸易感兴趣,他想知道,贸易中的平凡百姓的故事以及贸易对国家的影响,没想到研究得深了,竟然拉扯出鸦片战争,还拉扯出一段不凡的历史。

    为了写好鸦片战争背景下的历史小说,高希多次来到中国调研,东莞虎门、炮台,和鸦片战 争有关的纪念馆,高希都逛了个遍。为了能了解的更深,与本地人直接交流,他还专门学了 粤语。

    “中国人对鸦片战争印象很深,几乎是人人都知道这一回事,可是在印度,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几乎是被忽略遗忘的。”高希说。

    然而,印度其实也与鸦片战争息息相关。印度人与鸦片战争到底什么关系?印度人们为何选择遗忘?鸦片战争下印度与中国受到什么影响?贸易之门到底是如何打开的?

    带着疑问深度研究,于是高希的三部小说《罂粟海》、《烟河》、《烈火洪流》诞生了。三本小说都以19世纪印度参与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参与鸦片战争为背景,被称为“鸦片战争三部曲”。

    高希说,他写小说是希望让印度人重新审视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印度在亚洲的历史,同时也让中国读者注意到印度在鸦片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从记者、学者到作家

    “我不仅是社会人类学学者,也做过记者,曾供职于《印度快报》。我也是历史学者。所有这些技能都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写作。比如做学者的经历有助于我收集资料——对于作家而言,收集资料的能力很重要。”

    阿米塔夫·高希出生于加尔各答,成长的脚迹遍及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地。他曾就读于新德里大学,毕业后转而前往牛津大学研习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此后,高希曾在印度和美国多所大学执教,包括德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皇后学院、哈佛大学。

    多元的文化背景影响人对自身的文化认同,高希说,他是一个印度人,更是一个全球化的印度人。

    从小热爱阅读,书店对年幼的高希来说就如同天堂一般美好。长大后,他成了一名记者;后来研究历史,也是出于心底对阅读的热爱,他最后走上了作家之路,成为一个专职小说家。

    自 1986 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理性之环》之后,阿米塔夫•高希笔耕不辍,出版了《阴影线》《玻璃宫殿》《加尔各答染色体》和“鸦片战争”三部曲等作品,获得包括法国美第奇奖、印度挲诃德耶学院奖、英国阿瑟 • 克拉克科幻奖等奖项。

    2007 年,阿米塔夫·高希被印度总统授予印度最高 荣誉“杰出贡献奖”;2010年,与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 斯特伍德同获丹·大卫奖。

    “我时刻关注的是小人物的生活”

    “我开始想写的并非是鸦片贸易,而是19世纪移民海外的印度劳工和苦力的故事——当时很多印度契约劳工移民到马来西亚、斐济和特立尼达等地。后来我发现,他们大都来自英国在印度种植鸦片的地区,于是我的小说就和鸦片贸易联系在一起了。”

    写作研究中,高希发现虽然在中国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数中国人脑海中的鸦片战争与印度无关,甚少人知道印度参与了鸦片战争。

    “甚至印度人自己也已经将自己曾卷入鸦片贸易的事实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当时运往中国的鸦片都是印度种植的,中国市场90%的鸦片来自印度。中国罹受的苦难是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罪孽之一。我们不该遗忘。”

    19 世纪,在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印 度大面积种植罂粟花,炼制鸦片运往中国。而且,英国进攻清政府的战士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是印度人。“英国在印度购买雇佣兵,为当时的英国人服务。”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高希以其敏锐的目光,学者的严谨、历史学家的高度以小说形式深刻地重现了那一段罪恶的历史,“我时刻关注的是当时小人物的生活”。

    最有价值的资讯——微信公众号:会展易(wenqii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度人也卷入鸦片战争,为何却忘得一干二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gx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