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想要对你说:
如果你向往童话般单纯的美好,请不要翻开此书;
如果你经历生活的苦难,依然相信世间的美好,请不要错过此书。
时间隐藏了它的身份,却又掌握着你的命运—《活着》1版本介绍
《活着》,作者余华,作家出版社。
版次:2008年5月第1版,2010年10月第2版,2012年8月第3版。
印次:2016年7月第73次印刷。
时间隐藏了它的身份,却又掌握着你的命运—《活着》1作者介绍
“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余华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活着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1993年中文版自序时间隐藏了它的身份,却又掌握着你的命运—《活着》1
图书介绍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余华谈到此书灵感
1992年春节后,作者余华在北京一间只有八平方米的平房里开始写《活着》,于1993年发表。凭借此书,余华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意大利文学方面最高奖项),2004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1994年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的电影《活着》,改编于此同名小说。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1996年韩文版自序
在写此书时,余华用旁观者的角度来描述主人公富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难以为继,有一天,他突然想到是否能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富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呢?于是,奇迹出现了。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1996年韩文版自序
《活着》的主人公富贵,他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阴差阳错的经历战乱终回故乡,真正的悲剧却渐次上演。正如《老黑奴》歌中所唱,富贵的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相继离开了他,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往昔。
我想这是关于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因此它也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时间的短暂,表达了时间的动荡和时间的宁静。在文学的叙述里,描述一生的方式是表达时间最为直接的方式,我的意思是说时间的变化掌握了《活着》里富贵命运的变化,或者说时间的方式就是富贵活着的方式。我知道富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2002年日文版自序时间隐藏了它的身份,却又掌握着你的命运—《活着》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