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记得小时候,电视里播《水浒》对于里面的人物,很是喜欢。停留在哪个人武功比较厉害,黑白分明的水平上。现在谈起,以前的人物形象,其实也还是很正面的,正义的。
但是,这几天看了一段小说,里面有一个情节,说到《水浒》里的人物,打家劫舍中,动不动就是全家灭口的行为。突然发觉一直的正面人物形象受到颠覆。
感:我们的思考,很多的东西,都不是我们主动获取的。而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植入在大脑中。像《水浒》的人物形象。
像教育,很多的东西,在家庭、在学校,在环境中,就进入到大脑中。
然后我们用在大脑中建立的思维框架中,去看这个世界。
而对于主动的学习,其实也是在学习作者的框架,但是,这个学习,很可能只是对于自己框架的补充,而不是颠覆。
而如果你建立的框架是错的,那么修补,可能没什么大的作用。
而错误的框架,是否可以改变呢?
思:思考一下,自己的认知的框架,发现有很多的错误。
例如,对于友谊的认识,觉得无须刻意,只要真心对待就可以了,但是,却少了一些必要的交往。
例如,对于说话,一直想学习怎么把话说好,但是,对于拐弯抹角很是排斥,认为直话直说就可以,结果就是说话没有思考,没有智慧。
例如,觉得什么事情,简单就可以了,无须搞得很复杂。但是,简单并不等于容易,复杂也不一定是困难。追求简单,而逃避复杂的东西。
例如,总是觉得人是靠出奇制胜,而忘记堂堂正正的守正。没有什么奇谋,可能更多的是每个细节的完善,是需要时间上的付出。
例如,觉得生活其实很容易,可以努力就一定可以达到想要达到的,很鸡汤,很励志,但是,对于困难却考虑不足。
框架建立了,改变的方法是什么呢?很多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思考过,而只是被动中的接收,或者是由文化,道德方面的先天建立。
但是,人是可以有选择的。
可以从一个新的框架建立起吧。因为很多的框架并非是自己建立的。那就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框架。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已,而且是必须的时间与努力。
尽人事,听天命。
行:思考,我接收的框架中,最底层,又最需要改变的是哪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