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形成良好家风的有效手段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民间私塾,就是一个家庭学校,父母亲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孝道、重亲情的国家,其治理、安定主要依靠家族、家庭的维系力量作为基础。家族是一个“大家庭”,它不仅有族规、族法、族田、族产,还有族训、家训、族学、家学等等。
家训的形式有很多种,如训诫、遗言遗训、书信、诗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
家训往往是由家庭中的长辈或有名望、有社会地位的子弟所撰写,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传授给家庭的子弟,教育家庭的子弟;也有的是由子弟追记长者之言,垂范后世的。
它们不仅包括日常道德准则、家庭伦理和价值观念、行为处世的规范和戒条,还包括生活的情趣、职业的选择、读书学习的技巧以及各种社会角色的预期等等。
家训、家风的目的,是为了子孙“敦伦立品、修身树德、昭继家风、培育人才”。在子孙入世之前,完成其人格教育,教其如何修德、守分、进学、处世、立业等等。从一篇篇家训中,可以看到先贤先祖的苦心,真是为子孙作百代计。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古代的家训家教,重读古人经典家训,重立今人家教观念,培植家风,修身齐家,故曰:家和万事兴,子孝人伦正。家风看世风,此淳彼亦淳。这也是当代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应当关注的。因为子弟个性、人格的形成。家训家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