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某热门微信看到了“罐头辰”的一篇微博转载:
通篇充满了故事所在时代背景的“热词”。
他(作者,也就是“罐头辰”)的妈妈在01年由于商场破产失业,年少不更事的他高兴的找到了“下岗职工”这个当时“热词”的现实定义。
之后孩子他爸找孩子来了一次“Man‘s Talk”——男人间的对话。告诉孩子——你不能这样伤害你妈。
言语的伤害是无形的,也是深远的。后来他妈做起一个“小生意”——卖卷饼。但刻意将饼摊开在离他学校较远生意不好的地方,因为“怕给他丢人”。尽管他后来很内疚,尝试去弥补。
然而到了今天,依然有相当部分的大V,站在金字塔的顶端,用近似幽默的口吻,嘲笑着已经被生活嘲弄得无可奈何的人们。
你爷爷喜欢权健火疗,你奶奶穿足力健,你爸爸炒A股,你妈妈买p2p理财,你听逻辑思维,你老婆看迷蒙。你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甚至笔者看到这篇微博时,一度忍不住笑了。
可谁曾想过,短短笑料里,虚伪怜悯的背后,是多少上当受骗人们的童话、他们的精神支柱。
没人不喜欢精致,包括我说了这么多,依然是会为了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物质条件努力,也想试试看我人生的边界在哪里 但我永远记得2008年,高二(10)班教室里的我,并不知道离校门很远的地方,有一辆三轮车停定,我的妈妈支起摊子,望着校门的方向
没有精致文字修饰,没有华丽辞藻,真实故事的本身,就很冲击人心。
平白的字里行间,充斥着《人间喜剧》式的深沉。
在这切不断的鄙视链背后,是阶层之间满满的隔阂、欺骗和恶意,是对被生活欺骗得精疲力尽无力反驳人们的无视,是最后所有人发现自己无法独善其身的悲哀。
如果社会充满了欺骗,谁有资格嘲笑被欺骗的人们到最后?
愿所有这些社会辛酸面,只在故事中看到。
愿社会能没有欺骗,你们能永远少不更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