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朝鲜战争结束三年后,浩劫造成了贫穷和大量孤儿,一位年轻的韩国母亲生下了一对同卵双胞胎,但因为无力抚养,她只能送出一位孩子,这位孩子飘洋过海,被美国的霍尔特国际儿童领养中心随机地分配到美国的一个家庭中抚养。
从此,两颗一模一样的种子,有100%一致的基因型,被放在完全不同的土壤中成长,其中包括了东方与西方、富裕与贫穷、父母受教育程度、家里的兄弟姐妹数量等等差异,他们也在完全不知情对方的情况下成长。
你说,这两颗种子,会长成两株完全不一样的树木吗?
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这些特殊的孩子,到今天,大约总共有10万名韩国孩子被美国家庭领养,还有更多的是其他国家的孩子,出生在美国的同卵双胞胎也有可能被完全不一样的家庭所抚养长大。
1979年开始,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Lykken陆续发表了炸裂心理学界的一连串研究结果。
根据56对被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MZA)的研究,考察了他们的生理数据、智商、人格、兴趣、社会态度这五个方面,发现他们即使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他们的相似程度和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双胞胎(MZT)没有太大区别,甚至研究还发现了一些非常神奇的相似之处,他们不约而同娶了同样类型的太太,穿着同样颜色和花纹的衣服,有着一样的怪癖。
我们把影响儿童成长的因素分为三类:基因、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
在一系列研究中,先天基因显示出了异常强大的影响力,它解释了成年后40%的人格变异和50%的智商变异,使得两颗种子哪怕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他们都可以非常相似。
共享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父母购买的家庭物品等等)对人格变异和智商变异的影响约等于0%,可以忽略不计。
而剩下的非共享环境(孩子遇到的独特事件,孩子受到的独特对待,环境中的偶然性等等)是无法被测量的,它和残差混合在一起,构成影响人格变异的60%解释比例,智商变异的50%解释比例。
而在后续的研究中,Lykken团队发现80%的幸福感变异由基因解释。在今天,双生子队列研究目前已经跨越十多个国家,双胞胎被试样本量已经超过了145万。
如果上一段的统计内容看不懂,可以直接看下面的结论:
1.双生子研究确定了对于一个人的智商、人格和幸福感,基因起决定性影响,一个人的基因一旦确定,人生的大方向也就确定了,正如同教育学家霍尔所说:“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养。”
2.孩子的独特遭遇,偶然的大好事或者大坏事,孩子受到的独特对待,这些都是非共享环境,它对一个人起次要影响,但影响有多大无法被测量。
3.家长为孩子创造的教养条件大多数属于共享环境,它对孩子的影响接近0%,可以忽略不计。
1980年代的心理学界被这颗核弹炸得支离破碎,塞利格曼教授在《真实的幸福》这本书中说到:
你可能认为,只要肯努力,每一种情绪状态、每一种人格特质都可以被改进。40年前我刚研究心理学时也这么想。这种“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思想笼罩着当时的心理学界。当时的人认为,只要肯下定决心去改,只要可以重塑环境,人都可以变得更好。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双生子的人格研究开始出现,上述说法一败涂地,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如果非要为这些结论作出一些粗陋的推论,我们也可以这么说:
1.双生子研究为佛系父母提供了理论依据,佛系父母只要保证为孩子提供了安全和舒适的成长环境,去学习如何不在教养中犯错就可以了,剩下就留给孩子自由地成长。
2.对于那些非常自责的父母,总觉得因为自己投入不够所以孩子无法成功,其实大可不必,真实版本可能是这些父母狂妄地高估了自己对于孩子的影响作用。
3.如果一些儿童教育机构的营销人员暗示你,他们的课程是中产阶级的”标配“,那你千万别去,这更偏向于无用的“共享环境”;如果你是出于对孩子的观察,觉得他/她的独特个性会在某个课程中获益,那么这个培训班就可以去,因为更偏向于“非共享环境”。
4.不需要和他人去比成就,我们个人的成就上限大多是被基因决定了的,如果我们的人生非要有个严肃主题,我觉得就是“和自己比”,通过个性化的努力,去突破自己的基因上限。
文末福利:如果有空闲的话,我会写下篇
如何理解这句话:“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行为功能,孩子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心理学家会关注孩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