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之28日
2021年12月28日 多云 西安未央区室外气温-2℃ 当日温度6℃/-3℃ 轻度污染 心情指数:同天气
今天是西安封城的第六天,疫情防控并不比昨天更好。从1018陕广新闻通报数据看,27日,全国本土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82例,其中陕西省就180例(西安市175例),情况比昨天更糟糕。小区是根本不可能出去的,听小区门口的社区工作人员讲,今天连那些持有疫情指挥特别通行证的人员,政府都要求出入要进行一定的人数约束。
2021年的西安,疫情和寒冷在这个冬季结伴而来,朋比为奸气势汹汹。还好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小区在生活保障方面做的挺好,免去很多担心顾虑。今天一大早,“战友的店”这个小区生活群就发起第一波购物接龙,前腿肉、五花肉、后腿肉、排骨、鸡胸肉、腊牛肉一应俱全,价格公开透明也还公道,需要采买的,注明需求种类和数量,填写手机,就等着明天下午通知结款取货即可。过了这个村就是下一个店,第二波、三波的购物接龙就该是蔬菜、水果了。群里边接龙很快,几波购物迅速结束,群也就恢复安静。你如果错过了今天的采买,也不要紧,全家人抠吧抠吧凑合一下,大后天一早还会有下一轮的采买,不至于一直狼狈,无需过于紧张。
趋避效应的远香近臭定律,再加上无事就爱生非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则,家就这么小,所以我不能让自己无所事事,于是刷视频学着生各种颜色的豆芽,学着做各种现有条件能满足的吃食。除了刷手机外,家里其它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忽然想起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我得再去和门卫泡泡蘑菇,争取一个明天去单位发放工资的机会,这么多人的工资发不了,也属于“民生”问题,看能不能有个例外。费尽口舌说了半天,门卫说你那“民生”和现在这疫情比起来那就碎碎个事了,人家过来过去就两个字,“不行”。好吧,你说“不行”我就放心了,最起码门卫没有形同虚设。
多年来习惯性早起,现在不上班了,反倒醒来的更早,今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看看昨天核酸检测的结果,一切都好,安心不少。赶紧截图保留起来,好像一个不小心,那个阴性的显示会不翼而飞似的。人,有时候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就是自己,熟人也不行,就得拿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是自己,没有办法。
最能激发做饭热情的就是我加入的一个银行大客户群,这个客户经理很有创意,在群里边发起了一个“战疫情 不出门 厨艺大赛”活动。各位厨娘把自己做的美食晒出来,群成员投票,前三名可以获得一袋米一袋面,很是不错。
虽然我自认做的大餐不错,但最擅长的却是西府面食。于是中午拿出十二分的手艺,谨记把面“和硬、揉到、擀厚、切薄”的八字口诀,做了一顿地地道道的凤翔削筋。看着案板上被我切好躺平的一排排刚柔相济、软硬合适、大小相等、薄厚匀称的削筋,压抑着激动拍了一个主图照片,把一碗肉臊子、一盘五色底菜、一盘煮青菜都作为陪衬组合成一张照片发到群里,瞬间赢得不少点赞。
正在我乐乐呵呵的时候,群里有人问道:“这个面条排队是啥饭啊?”“削筋,宝鸡那边的面食”有人替我回答,“可是,很奇怪的是为什么要让面条排队呢?”那个人不甘心的继续问。群里边瞬间安静下来。我觉得有必要给她普及一下削筋的知识,于是认真的给她回复:“不排队,害怕那些面条往锅里边跳的时候插队或者发生踩踏事件”。于是她也听懂了,群里边的投票又继续进行了。
生活层次不一样,认知肯定不一样,没有必要过多解释,人家也不需要过多了解。我就知道个biangbiang面、臊子面、油泼面、削筋,或许并不熟悉人家的元気寿司、鲟鱼鱼子酱、焗蜗牛、生鱼片和麦卡伦55单一威士忌。不过她的提问倒是给了我一个提醒,凤翔那么多好吃的美食怎样才能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走上更多人的餐桌呢?毕竟“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这是咱秦人的自画像,也是秦地风情很直观的写照。
是陕西人,还是应该知道面条排队是怎么回事,来陕西生活的外地人或者外国人,也应该了解面条排队是怎么回事,毕竟,只有了解了秦人的胃,才能更了解秦人的脾性,也才能更好的赚秦地的银子嘛。
下午的时候,我翻手机忽发奇想,准备在美团订购一束花,几天了,囚在家里,一束花或许能点缀一下,提振生机。立即就有人反对,疫情期间,吃的都送不来,还送花,再说,花能送来吗?别狗长犄角扎羊势了。
我忽然觉得释然了,谁都有个三昏六迷九糊涂的时候,我这时候提出来买花,其实和刚才群里问我面条排队是啥饭的人,根本上讲是一样的,最起码都不了解情况。她不了解吃的情况,我也不了解吃的情况,最起码不了解目前家里吃的比摆设更重要的情况。
疫情严峻,众志成城,民以食为天,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没有花,就祈愿长安常安,在心底开出美丽的花吧。
2021年12月28日于西安蓝箭小区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