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庄子的维度之    格局:假如这就是人生

庄子的维度之    格局:假如这就是人生

作者: 墨钜 | 来源:发表于2016-09-11 16:14 被阅读0次

       庄子空间感的第三个方面,该说说格局了。想来想去,说格局这玩意吧,稍不留神就有“鸡汤”味了。可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不准备再谈这个问题了。便暂时放下庄子,翻翻子思的《中庸》。实话说,读庄子时思想是通透的,读儒家就跟着钻字眼了,很是憋屈。但比对之下,找到格局的说法了。

      受经历阅历等等影响,人的局限性是非常之大的。为了增大空间,我们最主要的是借助于想象,甚至是梦想空想来完成。比如,我们经常会假设:假如我是皇帝,假如我身价过亿,假如我有超能力,假如人生永无止境……类似的影片和文学作品很常见。小学作文最高频率的一个题目可能就是“我的理想”,孩子的眼里,理想、梦想、空想其实没有区别。

      读庄子,读儒家,人的思想是处于散射状的,且极为活跃,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就想:假如什么呢?人生没有假如,历史不容假设。如果有,最大的假如应该是:假如这就是人生,你该怎么看怎么过?

      这才是人生的格局。而不是通常我们理解的“胸襟”二字。格局,其实是人生如何看待、如何规划的问题。同样的人生,有人过的很小心很用力很逼仄,有人过得很大气很轻巧很阔远,为什么?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都可以在庄子和儒家的文字中找到解答。儒家的思想是封闭的,是意识的形态化,讲求个人思想的高辩识度和高标准,要求保持一致、凝为一体。这点没什么错,对团体的形成,社会的发展极其有利。缺点也很明显,个人的失真,思想的僵化。

       庄子提倡人与万物的自由发展,有思想解放的意思。看似不利于社会发展,其实是一个误区。须知,社会的充分发展是以人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庄子讲的更根本更高明一些。如果说,庄子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比儒家及其他各家大,可能很有争议。但中国历史的关节点上,道家的身影一直很坚挺,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汉家“文景之治”是黄老之学的结晶,魏晋风流即道家风骨,大唐时老子的高度高耸入云,重视文人的宋朝的大文人们哪个无道家气质,比如苏东坡讲的作大文章必须读通三个人:庄子、孟子、司马迁。宋元时儒、道、释三教合一,在朝堂和民间并显威力。以“党争”著称的大明的最牛的哲学家王阳明的学说,距离庄子最近。清朝崇行佛学,佛、道的教义从魏晋后就混淆了。毛老人家诗词风格气场最像庄子,比如“鲲鹏展翅三千里、扶摇直上九天云”,比如“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有了庄子,才有了中国文化的风度风骨风韵;正是因为庄子,才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大格局。

       认真读读,庄子经常讲超乎寻常的东西,但讲的很自然;庄子在文中经常借孔子之口讲入世的道理,但讲的比孔子有趣。

       想想我们的格局,线划在哪来,框设在哪来,耗费八千脑细胞又办成了什么事写出了什么东西?

      仰望星空,体味庄子的恢宏,村落之外、山水之上、形体之中,一定还有个更大的所在,等待我们去发现去认识,以便从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无边无际的逍遥的人生游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的维度之    格局:假如这就是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vu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