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涨渡的变迁 - 草稿

上涨渡的变迁 - 草稿

作者: 四月丽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07:23 被阅读0次
    清代上涨渡地图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一路东流千余里。它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以自己蓬勃的身姿滋润了两岸万余里的土地,催生了关中平原的农耕文明。渭河流域里以“渭”命名的城市却很少,“渭南”是其中一个,这是否说明渭南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渭河水运曾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说起渭河水运,最早开始于周朝初期,公元前六世纪的“泛舟之役”,后来几度兴盛衰落。

    据1987年《渭南县志•工业交通志•航运》记载,清代,渭南境内渡口自西向东有张义、白杨寨、穆家、沙王、下涨、上涨、陈家滩、苍渡、青龙等9个,其中最大的还是处于交通主干线上的上涨渡。

    上涨渡,明代便有明确记载。那么上涨渡具体在哪里呢?据清代史料记载,上涨渡在县北十里渭河上,当时有官船两只,水夫棹卒十个。据说,上涨渡是渭河流经渭南境内比较狭窄的地段,当时“水面宽一百一二丈,深一丈一尺五寸”河水流量大,河水深能吃船。另外,听渭河岸边老人讲述,上涨渡是一个铁渡口,历史上少有被洪水淹没的事故,我想这大约是它成为此地重要渡口的原因之一。

    上涨渡的位置

    上涨渡值得我们怀念并讲述其故事的历史原因还在于其地域优势。渭南是陕西东府要镇,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上涨渡是渭南古城北通蒲城、大荔、韩城,南去蓝田、商洛的要津。在交通极不发达的过去,航运、渡口就显得尤为重要。棉粮、煤炭、木材等物资的输出输入,要依靠渡口。老县城与乡村隔河而望的城市格局,老百姓常常要到河对岸去务庄稼、走亲戚,也必须乘船渡河。抗战期间,因关中缺煤,国家在上涨渡设渡船两只,专门用来摆渡煤炭,煤炭用自制的小火车推,全靠人力和畜力,船上设有单轨车道,当时运煤专线的渭南火车站就设在渭河北岸马渡村,村里好多人尤其是搬迁到此的河南人均加入运煤行列,至今那里仍被称为“站哈”,那条小火车路东北西南方向穿过村子中间,至今小土路还依稀可辨。

    上涨渡交通的繁荣催生了当地的生意,渡口两岸整日里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当年的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异常繁华,每间商户的房檐伸出很长,遮雨挡阳。街道上卖水的、卖小吃的、拾粪的、说书唱戏的、转运物资的,和着艄公的吆喝声、流水声,一派繁荣景象。渭河北岸马渡村也因为位置特殊,工干旅客想进城而晚上不得过河,就歇在此地,也有人看准了这里的生意而定居在此,日子久了,村子人员成分也越来越复杂,马渡村也就有了九省十八县的称谓 。

    我老公家世世代代就居住在渭河北岸马渡村,他们在渭河边长大,见证了渭河的变迁。那时候,老公的爷爷就是本村最大的船长,来回摆渡过河的车马行人。而渭河就在我们村子脚下,现在的防洪堤处,公公小时候常常在河里游泳,和对岸槐衙村孩子玩耍,两村人因为渡口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渡口摆渡生意,也是由两岸百姓各自经营。用的是自己造的木船,人力摆渡,往往由几个善于管理的能人合作经营。据说国民党时期抓壮丁是不会去河岸的,所以有人就到船上去躲壮丁,这是渡口人的特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在上涨渡设立河渡站,整合渡口运力,实行公私合营。后来又购置了一批新船,一条船可载客近百人,或者能同时运载八卦马车,或五辆汽车。50年代以后,又增添了拖轮摆渡,增设了一座用木船搭拼的浮桥。东浮桥过汽车,西浮桥过小车、马车和行人。但是,由于渭河水量不断减少,浮桥和摆渡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建造上涨渡大桥就被提上议事日程,1969年大桥终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通车,人们欢欣鼓舞热烈庆祝,热闹的场景至今还回荡在渭河之上。至此,上涨渡完成了自己光荣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当初的船工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他们随着历史一起进入了我们的回忆之中。

    作为今天的上涨渡人,一个诗词爱好者,我希望在古典诗词里再寻渡口,以飨各位读者。明代康海、南宪仲均有的《渡渭》诗传世,“马家渡口浮渭,烟波一望无涯”、薛腾蛟《春初渡渭》“不负野人约,因成渭北行”,清代南大吉等诗人的《渡渭》《过渭水》诗,描述了渭河渡口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其中犹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泛渭赋》最为脍炙人口,“泛泛渭水上有舟,沿兮沂兮,爱此百里之清流”,“日暮兮泊舟,草萋萋兮沙漠漠,习习兮春风,岸柳动兮渚花落”。虽然我们无法考证诗人们描述的是上涨渡,但其中渭河的美景和诗人的热情,却让我们又一次感受上涨渡辉煌的过去。今人不忘历史更让我们感怀,渭南师范学院梁建邦教授凭吊消失的渡口及上涨渡渭河大桥,有诗云:几许风烟几许功,残墩默默向长空。卧听渭水东流去,欣喜身旁起彩虹。

    今天,经过渭河综合治理工程,上涨渡两岸生态良好,风光旖旎,美如诗词画卷。你看南岸沙柳成行,草绿花红,曲折的小路上行人徜徉。头顶上天蓝云白,鹞鹰翻飞,寥远空旷。渭河北岸,千亩荷塘摇曳生姿,白鹭野鸡悠然觅食,生态园、土鸡土鸭饲养园、跑马场、钓鱼塘……二月兰悠悠开,芦苇草随风扬,不见昔日泥沙和渡口的繁忙,渡船也不见一只,永远消失在这一派氤氲水墨中,成为永久的回忆。

    上涨渡几经变迁,见证了渭南水运的发展,更见证了渭南经济的腾飞,它凝聚着渭南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追求幸福生活的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涨渡的变迁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yj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