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探讨型的会议上,一位伙伴在陈述一件事情,列举了这件事情从开始到现在,甚至到未来的种种问题。当然,她说的是事实,同时她所担忧的所有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这时候,有一位伙伴,慢悠悠地说:你太焦虑了。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我清晰地看到陈述问题的伙伴,有个吞咽的动作,一时语塞,很显然她如梗在喉。
焦虑这个词,是近些年频繁出现的。与之相对应的情绪,大多被贴上了负面的标签。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说你很焦虑,那么,自己关于事件的所有观点,几乎都会被一瞬间否定。焦虑,有时候说出来,可以当作一剑封喉的武器。
我说,焦虑是无法逃避的一种情绪感受,是客观存在。恰当的焦虑,是一种健康的压力,对于事情,有正向的推进作用。焦虑,并不是一件坏事。
焦虑,如果不被人曲解和利用的话,它又是怎么发生和运作的呢?
所有的焦虑,几乎来源于不安。或者,就叫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提法,大概与焦虑并行,都不是我们从小就熟识的概念。小时候,经常看到的是关于安全的说法。安全感,是在没有安全事实发生的时候,人对于未发生事件的一种个性化的预判,从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感受。如果表达出来,其表现形式,就是常说的焦虑。
当然,焦虑的,往往是变化中的事情。对于自己人生经验里,非常确定的事,是用不着焦虑的。比如说,吃完早饭,还吃不吃午饭,这事就用不着焦虑。首先,按常规,几乎可以确定午饭是要吃的,其次,吃与不吃后果都不严重,犯不着焦虑。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本身的各个发展方向,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安全感,就来自于对未发生事件的不确定因素的掌控能力。
一个解决问题能力越强的人,安全感就越强,反之亦然。
焦虑,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来自于对自我能力的不确信。焦虑之下,安全感必然是走低的。
举一个相对比较容易代入的例子吧,比如说孩子的教育。
现在,大多数父母是焦虑的,焦虑来自于变数太大,自己能掌控的又太有限。不管是拼爹也好,拼妈也罢,终究狭隘意义上的教育,就是学习。再说具体一点,就是考试成绩,这件事情,多数时候父母根本就作不了主。
不管父母在外围因素上有多努力,比如说,挑一所好的学校(好的学校的标准,也并不统一),再报几个辅导班,甚至一对一,早上送,晚上接,中间各种牵挂,搜罗与此相关的信息。就差恨不得替儿上战场,考它个全线飘红。可是,这件事,终究不是自己的事。
就像一位妈妈说的,孩子今年要高考了,就像运动员上赛场,教练比运动员还紧张。
为什么?因为,自己不是当事人,累死,当事人不配合,或者不喜欢,没有意愿,一切努力全白费了。这个对当事人的不确定感,足以产生深深的焦虑。
这是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那么,可以回看一下。在这件与自己看似无关而且无力的事情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深的焦虑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不安全感呢?
一个生命的期望,依赖于另外一个生命(独立的生命个体)去实现,就会产生最强烈、最深切的不安全感。说到底,还是因为变数太多,不可控。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TA不听你的”。
不听,可以解释为不顺从自己的意志。会让自己感觉有一个极强烈的不确定因素,干扰自己所谓“美好”的设想,这个干扰因素,不归自己管,存在极大的变数。同时,自己对于变数还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条路,就是焦虑。
把这个心理过程,放到另一件事情当中,同样适用并容易被理解。
夫妻或者是情侣之间的关系。
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于安全感的缺乏。而安全感的缺乏,来自于自我对于另一个当事人的忽高忽低的掌控力。更多的时候,缺乏安全感的一方,或多或少地被挟持。表现为,“听”自己的,就觉得快乐与幸福。不“听”自己的,又会觉得山雨欲来般的失去的焦虑。
多数时候,听与不听,标准都是自己定的。把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思维和反应模式,往自己的想像里套。就像弄个圆圈过鸡蛋一样,大了也不行,小了也不行。不温不火刚刚好的情况,又不经常发生。那怎么办?焦虑呗。怎么表达焦虑?过激反应。
在信息渠道不丰富的年代,人是有自我的生活空间的,也会相对单纯。从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之后,似乎与自己相关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有人准备好了标准答案,是就对,不是就错,还貌似很权威的样子。
再加上官媒和自媒的各种不严谨,对价值和内容把关不认真的情况下,误导简直就是分分钟都会发生的事。想想看,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被放进一个与自己不相关的人的言论里判对错,这会是多折磨人的一件事?事实情况,别说满分了,及格都会变成奢望。
这样,在自我设定一套评判系统之外,又给自己找了很多套加试题。一考二考三考,幸福感就给考没了。剩下的,都是无边无际的焦虑,和失去掌控的不安全感。
安全感背后引发的焦虑,说到底还是恐惧。怕的是什么呢?
无非是,怕失去,怕不足够好。
失去,也是自己不够好的一种形式。把自己放在被选择的位置,失去就意味着被放弃,被放弃可以翻译为,自己不够好。而很多人,是无法接受一个不够好的自己的。因为,在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里,几乎趋同于完美教育。不完美,几乎等于死亡。
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与生惧来。
如果看到了安全感——焦虑——恐惧——死亡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理解所有的看似莫名其妙的歇斯底里。
对孩子怒吼的家长,对伴侣疯狂的追击。其实潜台词只有一句话,我不想因为你和我的关系,使我不够好,因为有可能发生的不够好,足以把我杀死。这真的是一件要命的事。
因为,在”我“的生命预设里,关于‘不够好“的,根本就没有留下可能性。如果它一旦发生,就会让自己全然失控,这种失控的感觉,叫崩溃。崩溃,就是破碎,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全然失去。所以,这个’不够好”,是绝然不可以发生的。为了这个,只有无穷无尽的焦虑,安全感,几乎归零。
跳开安全感,谈快乐与幸福,就只能是笑谈。
当然,这个安全感的设定,都在关系里。这里,忽略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安全感到底是别人给的,还是自我生发的?
不够好,其实就是把自我确认,放进了社会评价体系里。“我”是没有的,成为了一个被物化的存在。
所有依附于外在力量才可以获得的安全感,都芨芨可危,也不是真实的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对自我的接纳,无条件的。完美的,或者是不完美的。
分清楚,我是我,他人是他人,都是独立的。无论亲人、朋友、伴侣、孩子。
自我的确认感足够,安全感就足够,不因任何外在的变化而变化,真实而恒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