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大美值得去记取
在读张晓风的《半局》,,不经意间总会想到关于读书的那首诗,“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观月”,那么人到中年再读人生呢?又是一番怎样的境界!
张晓风说的好: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你还想要怎样的世界!
是的,《半局》就是张晓风人到中年的人生履历,岁月笔记,有回忆,有期许,也有当下的情怀。
记忆是鲜活的,那些人那些事,却也是经久弥心的陈年佳酿。
期许是豪迈的,彰显出不用于一般女子的侠气。
情怀是温暖的,有对丈夫的小儿女情,有为人母的柔韧暖意,有对父母的怀恩之情。
《半局》全书也是围绕着这几个部分来写。
第一辑半局,主要是写人,她的朋友,她与他们的交集,那些世情冷暖,在她的笔下都自有可爱之处。
比如她写杜公,就像一位魏晋时期的侠客,喜欢诗词,好发诗论,对生活的态度更是大气洒脱。
有次,张晓风跟他抱怨,说,自己将来教国文,肯定扮相不好。杜公就安慰她说,别担心,我扮相比你还糟。碰到年纪比他大的先生,他就故作神秘的说,“我叫杜奎英,奎者,大卦也”,等别人走了,他就纵声大笑。
此等恣意,哪有凡夫俗子之态。
此外,张晓风来在半局里细细的追述了她跟李曼瑰老师学戏的经过,种种情意,读来也是一则充满了悠远况味的人情故事。
在“尘缘”这一辑,张晓风诉述的是她与家人的种种缘分。父亲,母亲,弟弟,丈夫,孩子,这都是生命里的不解之缘,是我们最不能怠慢的缘分。爱是天定,却不是我们视做理所当然的理由。这是值得一辈子去守护的缘分。
最喜欢的是《母亲的羽衣》这一篇,世上的每一个母亲都是天使,只是为了照顾人间的儿女,她们在箱底悄悄的藏起了自己的羽衣。从此以后,沐风霜,经辛苦,容颜老去,韶华不再,不过也是为了护子女一生的周全。
对于有心的来说,父母之爱是爱,师长之意是情,但生活之美却远非如此。
在《也算可爱》这一辑里,张晓风就用她那美丽的笔描述了种种值得一再回味的世情之美。
它是卖蜜豆冰店门上的对联“上句是我们来自淳朴的小乡村,下句是要做大台北无名的耕耘者”,点名就叫“无名蜜豆冰”。
它是面店的广告词“冬天是100度的牛肉面”,春天则换为“每天一碗牛肉面,力拔山兮气盖世。”
它还是有一天她在毒蛇店问店员,蛇有毒吗?店员说,不被咬就没毒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它们在张晓风的眼里都是有趣而可爱的。用一句好话来说就是,生活总有美丽的小确幸,只是看你有没有心去发现它了。
不过,更让我感动的还是张晓风的心怀家园的大情怀。在书中,她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她在媒体上看到有人出售了一种奇特的鸟,她敏感的发现那是来自欧洲的一种非常珍稀的鸟。她赶紧给有关部门写信,联络鸟类专家,以寻求对鸟的庇护与安排。
可遗憾的是,当她连夜赶至出售鸟的地区,那只鸟已经因为照顾不周而死掉了。
张晓风和同去的植物学家都深感痛心,不过,文末,她说,领她觉得欣慰的是,如今那只鸟已经被制成标本放到了展览馆里。这下,人们就会认识这种鸟,明白是珍稀物种,就算再看到,应该也不会随意出售了。
张晓风是我少年时代就很喜爱的作家,年少时读她的散文,只是喜欢文笔的优美。而如今长大,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历练和体悟后,再来读张晓风,我发现不仅喜欢她的文笔,更是喜欢她这个人,一个有大爱之容,却又心思细腻温情的美丽女子。
《半局》虽是岁月的记录,却也是对人生很好的回望,也是再出发的力量,让以后的人生,每一刻,每一秒,既要畅快淋漓,也要不负我心。
人生有大美,值得去记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