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恐极,一个日常任务,被迫点亮了多少技能。——大妈
没填好的坑迟早会掉下去
被一群小伙伴拖着走,拖累大家的感觉很不好意思,但是没有被放弃也是很感激。
入怼之后一直没有动作,即使是模仿,也无从入手,而导致这原因的大致情况,必荣已经分析到位了。补上链接。
在7月21日收到广鹤的微信通知时,我已经第N次掉队接近两个月了,原因是……反正都是找理由也没啥好说的。
因为完成不了那个时间段主持怼周会,也不能参加怼周会,所以接受了发布怼周刊的任务(硬着头皮,忐忑地接受)。当晚23:00开始梳理了一下脑中的工作流程:
1. 怼周刊写在哪里,建一个新的issue?好像不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类似操作
2. 怼周刊的内容是什么?周会内容的会议记录?是否有可以直接复用的模版?
解决:参考过去的怼周刊
3. 怼周刊里面的具体数字从何处获取?
4. 找到当周的会议录音,先下载好以备不时之需,可能这次来不及听完
5. 先按照自己目前的理解完成初稿,发给广鹤或者浚宇确认?(为什么不是发issue或者发到slack,心理关还是没有跨过去,太依赖广鹤)
6. 确认后完稿
7. 找到发布路径和方案。
以上一连串的思考暴露了无数的bug,这是好事,因为无暴露出来他们也不会消失。这些坑我迟早都会掉进去,避免的方法只有把坑一个一个填好。
- 遇到这种常规的操作,没有查阅wiki的习惯,没有真正理解wiki的意义;
- 平时对于怼圈的关注有效部分太少,总觉得自己是了解的太少,所以总跟不上大家的思路,事实上是行动的太少,没有行动的思考,大多数是缺少意义的,因为对于关键问题还是会习惯性的视而不见,尝试着去做一下,才能发现自己是有多瞎;
- 心理恐惧还是没有克服,这必须迈出第一步。
实际操作
搜索怼圈内的可用资料
- 打开issue,才发现原来已经有了wiki记录了详细的操作步骤,
- 打开slack找到了广鹤之前录制的视频,救命稻草一般看完。
这里要说一句,广鹤的这个视频教程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实在是太实用了,很多无法理解的概念,就容易行为瘫痪,但是先开始直接上手,然后边做边思考,可能才明白。
可能会有人吐槽,说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其实没有定位真正的问题,但是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这句话是bug,是我的大脑习惯偷懒和给自己找理由)。
正式开始任务的时候,又是掉进坑里,泥潭深陷,难以自拔。
1. 明确两个发布渠道,这个没问题,广鹤的视频也有操作;
2. 获取当周进展数据,这个也OK,找到页面复制即可;
3. 进度表格的时候,掉进坑里出不来了,原因是自己的编程基础知识的缺乏,那就开始了无限跌进去出不来的死循环,想要问有怕被怼,更担心被怼完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果然就在pip安装上卡死了,最终由于时间来不及,广鹤提议先放弃这一块,完成发布要紧;
4. 卡在了科学上网,astrill其实挂了有一段时间了,由于我偷懒一直也没去折腾,导致今晚出了状况,没有办法用chrome手动生成统一格式的PDF,而是用MWeb生成PDF,;
5. 最终在21:00之前勉强完成发布,发布了release,Google group由于科学上网的原因展缓,吼在了slack里,这个时候,已经惊动了大批人,感觉被大家生拉硬拽的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真是给大家添麻烦了。
6. 周二完成了Google group的发布。
7. 完善怼周刊发布的wiki增补。
截止到目前为止,如何独立发一次怼周刊的项目,还是没有完成,但是还是想要先把issue发出来,不然怕自己又搁置了。
Changelog
20180724 初稿
20180725 添加实际操作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