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作的底层心法,不是技巧而是感知

写作的底层心法,不是技巧而是感知

作者: 经纬成长说 | 来源:发表于2022-11-17 08:37 被阅读0次

我们都知道,写作是这个知识创作者时代很核心的能力。

不少人走上了写作之路,但同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有的人平时说话很流畅,但坐下对着电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有的人写东西要么像流水账,要么照书全抄;

有的人学了一些写作技巧,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独特性,勉强写了几篇,就无话可说了;

还有的人,觉得要写的话题别人早都讲过,而且比自己写得好,干脆也不再写了。

写作是少数人的特权吗?有天赋才能写吗?普通人如何开启写作,写出独特性,并持续、流畅地写下去呢?

就着这些话题,前段时间我与好友王珲老师做了一场对谈。

王珲是《心理月刊》中文刊的创始主编,是公众号十分心理创始人,做了18年资深媒体人,更是专业写作导师。写作让她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她也在用写作帮助更多的人。

和她的对话让我明白,大部分人很难开始和持续写,是错误理解了写作。

1. 写不出文字不是缺技能,而是缺感知;

2. 写作不要向外比较,而要向内书写;

3. 每个人都能持续、流畅地写出自己的独特内容。

01

不是缺技能,而是缺感知

为什么很多人交流、表达都没障碍,但就是写不出来?为什么学了写作技巧,依然没法持续写?

因为他们忽略了写作的本质——写作不是套模板,而是跨时空的感知传递。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今年我妈妈出了一本关于我的书,里面是她写给我的30多封信,从出生到我上大学。

透过那一封封信,我能看到当年那个35岁的新手妈妈,面对古典这个小人儿,她的所思所感是什么。更神奇的是,她当年的感知,竟然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传递给如今四十多岁的我,而我能继续传递给我的女儿。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神奇之处。再过千年,这种感知依然能传递下去。

这也是我写作最重要的理由。我坚信,我此刻的感知会被某个时间、某个空间的人捕捉到,他会感觉到跟我一样的东西,慢慢的我们会形成跟这个世界很神奇的联系。

王珲老师说:“写作是对自己生命经验的充分认可,是全面探索自己生命的过程。在探索中,我们把自己的感知用文字记录下来,传递给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

写不出来,不是因为缺少技法、天赋,而是缺少感知。

回想下你小时候的作文课,老师给了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的内容,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要揣摩老师的偏好,满足范文的要求。

这就像穿了一身不属于自己的衣服走在大街上,非常难受。有再多技能也于事无补。

但如果感知到位了,写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比如《写出我心》的作者,这位世界级写作名师娜塔莉,她14岁就想写作,但一直到24岁才开始,期间在一个餐厅帮别人做饭。

有一天她在书店乱翻书,偶然间打开了一位女作家的诗集,第一首讲的竟是煮茄子。

“这么司空见惯的事,也可以拿来写文章吗?”

感叹完后,她决定开始写自己知道的事,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自己对世界的感知。

我们也一样。你对世界有什么感知?你对什么最有体验?你最想表达什么?

就从这个地方入手写。

02

不要向外比较,而要向内书写

有人说,从自己的感知出发,确实能写一些。

但同样的话题,早就有人写了而且比我写得好,我这像流水账一样的内容,有什么意义呢?还有必要继续写吗?

王珲说:“这是一个特别外向的视角,‘我’变成了外在的事物,重要的是别人怎么评价。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越来越多外界的干扰和约束。我们总是想着怎么取悦别人,怎么满足外界的要求,我们觉得别人的声音比自己的声音更重要,渐渐的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小,也越来越不信任自己的声音。”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每次提起笔,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感知。

正确的做法,不是向外比较,而是向内书写。

写作是一个人内心深情的表达,你感受你的心情、经验,那是你独有的东西。这些从来都不需要评价,别人也没法评价。

而且,向内写作,也是疗愈自己的过程。

比如我是湖南人,那我就可以写湖南的乡土风情,写自己成长的那个年代,写爸爸妈妈的经历,写原生家庭怎么塑造了自己……

这种向内书写,就像用拼图把自己一块块拼起来。透过不同视角,看到自己的构成,从而真正了解自己、接近自己。

写作是个手艺活儿。和学会任何一门乐器一样,需要逐级学习。

首先通过练习写得越来越顺畅、越来越自在。这个过程,爱上写作,用写作疗愈自己。下一步才是考虑要不要对外写。

03

如何流畅地写作?

那如何流畅开启向内写作呢?

王珲老师提供了方法:自由书写——放下一切,让自己任性写起来。可以是10分钟,或20分钟,中间不要停下来。

1. 从眼睛所触及到的那个东西开始写。

比如,我们眼前看到一朵花,那就去感受一下这朵花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纹理,用手触摸花瓣,是什么样的感觉……

2. 从最熟悉的地方开始写。

比如,下班回家的路上,抬头是天上的星星,脚下是小石头路面,耳边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走在这条你熟悉的路上,是什么感觉……

通过持续写的动作,让我们忘记内心那些自我评价的声音,忘记那些想起身喝水、想吃零食、想看一眼手机的杂念。

这个过程我们会经历一种很枯燥的感觉,但也很神奇,写着写着我们会发现,内心那个特别抗拒的时刻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然后,当我们看到自己可以像流水一样写出的时候,感知就已经打开了。我们自己也会非常开心,这种开心的感觉又会支撑你更愿意写下去。那种很鲜活的内容也就开始出现了。

跟随着笔去写吧,它能把我们带到想去的地方。

04

最后的话

我自己写作二十多年,总结出写作分为四个阶段:自我疗愈、自我表达、影响他人、创造价值。

大部分人希望能通过写作影响他人、创造价值。但在抵达这两个目标之前,我们需要先通过写作来自我疗愈和自我表达。

否则,一定没法持续。

随着自我疗愈越来越好,我们的表达才会越来越好,呈现的价值也会越高。

当这个能力超过普通人的时候,大家才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听我们表达。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理解——从内向外写,是学会写作的唯一正确路径。

越是好的作者,越会从内开始写。

所以,如果你也想写作,就动笔吧。

从向内写作开始。


作者:古典古少侠;

相关文章

  • 写作的底层心法,不是技巧而是感知

    我们都知道,写作是这个知识创作者时代很核心的能力。 不少人走上了写作之路,但同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有的人平时...

  • 缺的是体验真实的世界

    作为一个写作者,最终拼的,不是写作的手法与技巧,而是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自己感知的归纳与总结。 写作技巧就...

  •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一、注意力写作 注意力写作并不是写作的一种类型,而是在很多写作场景中都可能被用到的心法和技巧,它能让你的文字吸引更...

  • 成就爆款文章的秘密竟然是技巧

    广告没有那么神秘,主要靠的是套路,而非创意。爆款文章的背后也不是灵感,而是技巧。 一、搞懂写作的底层逻辑 人作为社...

  • 写作技巧从哪里来

    写作技巧:是从熟练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开始,逐渐感知出叙述的「最佳方案」。 它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通过「练习」自然而...

  • 什么是“注意力写作”

    什么是“注意力写作” 说:注意力写作,并不是写作的一种类型,它是在很多写作场景中,你都可能会用到的心法和技巧,它能...

  • 【无戒学堂】D50 | 在写作与坚持中成长

    无戒老师说: 写作只是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写作中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不是套路,不是方法,不是技巧,而是在写作中成长。...

  • 文不厌改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这句话道出了写...

  • 【分享】叶圣陶《谈写作》:好文章的标准是诚实和精密

    『猫姐讲书课』:叶圣陶《谈写作》 从根上认识写作,并且掌握底层心法,学会独立写作。这是一本写作入门书。 【书中精髓...

  • 注意力写作

    注意力写作,并不是写作的一种类型,它是在很多写作场景中,你都可能会用到的心法和技巧,它能让你的文字吸引更多读者,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的底层心法,不是技巧而是感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ky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