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从阳明心学看《活法》

从阳明心学看《活法》

作者: cca4b7e93e55 | 来源:发表于2018-03-03 10:17 被阅读91次

    稻盛和夫的《活法》。

    这本书如果说鸡汤,也确实鸡汤。如果说有料,也确实有料。因为稻盛和夫的思想,与王阳明的如出一辙。

    体现的都是道德为先。

    王阳明的思想是,此生光明内心的良知。这是阳明心学的原则,知行合一是这个原则的方法论。

    而稻盛和夫的思想是,作为人,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答案显然易见,做道德所允许之事,比如说,正直,勇敢,包容,善良等等。

    而这些道德允许之事,便是良知。

    有句话看着很有感觉,人如果能在死去时,灵魂比出生时进步了。这便是生命的意义了。

    一句话,让我想到王阳明天泉证道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刚出生的时候,是婴儿,婴儿没有明确的善,也没有明确的恨。那颗内心是纯净的,无暇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但刚出生的婴儿,却具备着这种本事:能识别大人们的情绪。如果你看着她笑,她会笑。如果你凶巴巴的看着她,她会哭。因为,知善知恶是良知。

    婴儿凭借自身的良知,感受着外界这一切的情绪,用最基本,最原始,但最强大的内心却面对所有的人和事。

    然而,当婴儿长大了,想吃奶,没有,大哭。想吃糖,不给,大哭。因为,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个【意】,就像是一个干净的房间,如果不打扫卫生,慢慢的就会蒙上了灰尘。意,便是这种导致埋没良知的灰尘。也就是人的贪念和欲望。

    怎么才能够让死去时,灵魂变得比出生进步?

    答案是‘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只有格物才能不断的光明内心的良知。所谓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便是这个道理。

    稻盛和夫的做事方式,也让我想起了查理芒格。查理芒格曾说,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出执行。

    这一点,与稻盛和夫是一致的。稻盛和夫做事是无比认真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认真地想。因为心想事成。

    心不想,事则不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如果要去做一件事,达到理想中的目标,这期间我们就要不断地去想,该怎么做,还有更好的方法吗,等等。如果脑海里构建的脉络越清晰,我们就越是容易地达成这个目标。很多人目标无法达成,就是因为脑海里的脉络不清晰,一片模糊。

    这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那么多事情,总是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或者就算做好了,也不如人意了。因为在这之前,我根本就没去想过这个目标,没有在脑海里清晰这个目标的脉络。

    事物是经由两次才能被创造出来的,一次是在脑海里,一次是在手上。

    脑海里如果想创造事物,就必须保持专注,也就是深度工作。

    可问题在于,在手机,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年代里,我早已经脱离了深度工作的范畴,转而抵达全世界90%以上的人都在混着的舒适区,看着一模一样的新闻,追着一模一样的热点。

    如果我想变得不一样,我想,应该要做的,是多做影响圈的事,而少做关注圈的事。手机上的游戏,热点,新闻,大体上来说,就是关注圈的事了。看是这样,不看也是这样,看与不看都是这样,我的生活又不会因为某个明星劈腿而产生改变,但如果我过分地关注那些影响圈的事,关注某某明星,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热点,我的生活就真的因为这点破事而被改变了。

    最后,是活在当下。

    王阳明是能在当下全然地觉知的大儒,我想稻盛和夫也应该达到这种境界了。他说,你只需要做好现在就可以了。

    每一秒构建成每一分钟,每一分钟构建成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年。

    做好你的当下就可以了,其它的就不要去想太多了。

    这话是对的。但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稻盛和夫还没有保持正念,对当下完全觉知的状况。关键在于另一句话,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实际上就是对当下保持全然觉知的方法论了。

    这种正念,会让你无时无刻,生活在最舒适的状态里。不因过去而伤感,不因未来而迷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阳明心学看《活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lt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