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黑龙江源头的传说

黑龙江源头的传说

作者: 漠河小韩 | 来源:发表于2017-11-11 10:39 被阅读63次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洛古河附近的一个山峰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叫托尔加村,村庄里住着200多户达翰尔人。

    多少年来风调雨顺,男耕女织,捕鱼狩猎,生活的倒也快乐自在。可是有一年,这里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别说山上草木焦黄,田里河草枯干,就连村民们吃水也成了问题,附近的井里全部没有水,人们不得不 披星戴月,人拉肩挑,到50多里以外的一个小山沟里找水吃,随着旱情急剧加重,小河枯干了,河水断流了,人们的生存面临危机,万般无奈,许多百姓自发来到村东头寺院的石室门前,祈求吉善的师傅赤仙子施仙术降雨或指点泉眼,不巧,吉善的师傅前不久被邀去五台山讲道,得三五个月才能回来,怎么办?于是百姓要求已成半仙的吉善施术救旱。

    吉善见火烧似的旱情,门前跪着求雨的百姓,很想帮大家的忙,可自己还未把师傅的仙术学到手,既不能从天相中看出几时降雨安慰百姓,又无把握从地貌中看出水脉流向指点泉眼,虽说自己曾按师傅所说,找过山体中的氺脉,推断泉眼所在处,还追踪过流水草木,鱼虫分布线路,做过考辨做过暗记,但从未付诸实际验证过,万一看错了水脉,判错泉眼,被师傅处罚不说,让百姓白费力气岂不罪过。

    惶惶然,吉善既不愿回绝乡亲们忠恳的请求,又不敢答应,在门口低头垂泪。

    再说,村西头住着一家铁匠三口人,铁匠师傅恩和哈达中年丧妻,领着两个儿子以打铁为生,老大额尔古纳,当年20岁,面色黝黑,体格健壮,性情粗狂豪放,老二石勒喀,19岁,皮肤白皙,性格温顺朴实。

    他们一家为人善良,与邻里旧居相处和睦,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此时,听说全村不少百姓已到石室门前求雨,爷仨便也即刻前去,到了那里一看,只见寺院内黑压压的跪了一地人,寺门口椅门坐着抹眼泪的吉善小和尚,爷仨和众人一样,跪倒在吉善面前,在此祈求施术降雨。

    恩和哈达父子三人这么一跪,吉善更觉得心中有愧,法术太浅,看着百姓遭此大灾,却不能为百姓排忧解难,竟忍不住哭出声来,吉善这么一哭不要紧,百姓们唯一的一点希望破灭了,感觉就像天塌下来一样,生存无望,顿时绝望至极,痛哭声连成一片。

    再说赤仙子,这是正在五台山为众道友讲经说道,忽听北方隐隐约约的传来啼哭声,即克掐指一算,道:不好,我的家乡有难,我得赶紧回去,于是告别了众道友,起身腾云而去,返回了托尔加庄,村里的百姓间赤仙子,立即转头跪倒在地,磕头祈拜大仙施术就难。

    赤仙子大师坐定,安慰众乡亲道:“你们不要悲伤着急,贫道自有救旱良策,但需要两位勇敢的年轻人,各奔西,北两个方向,此行路途遥远,野兽出没,困难重重,但只要勇敢坚强,有必胜的信心,定会找到救旱的泉水。”

    赤仙子的话音一落,人们的目光便不约而同的转向了额尔古纳河石勒喀,老父亲恩和哈达也用充满自信河期望的眼光,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两兄弟马上明白了乡亲们和老父亲的心思,,一股豪情自心底徒然升起,双双跪倒在赤仙子面前道:我兄弟俩愿前去寻找泉眼,为百姓解难。

    赤仙子道:难道你们不怕苦不怕累吗?

    额尔古纳河石勒喀坚定的回答道:“只要能找到泉眼,为村里百姓解难,纵有一死,也在所不辞”。

    赤仙子点头称赞:“好!”你们俩随我来,便把二人带进了石室面授机宜,此行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你们二人一人向北,一人向西,行走七七四十九天,在一山峰脚下,会有一只山羊指路,你们到达山顶后开凿饮水,4个时辰后,泉水会自然流出,单切记记住,喷泉汹涌,你们见水后,什么也别拿,就往山下跑,千万别回头,跑出一百步,就会安然无恙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记住了”兄弟俩叩头拜别赤仙子,返回家中。

    次日清晨,老父亲恩和哈达为两个孩子打点了行装,送儿子出发了。

    来到村口,他们看到几乎全村的人们,都已早早地等候在那里了,上至80几岁的爷爷奶奶,下至7,8岁的小顽童,他们篮子里装着煮熟的鸡蛋或装着蒸好的干粮,一劲的往两兄弟的怀里塞,此时,老父亲恩和哈达的眼角湿润了,想到了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两个孩子,就要离开自己远去了,还不知道是否能够回来,不觉阵阵心酸,老泪纵横,他握着两个孩子的手说:“孩子们,一定要记住赤仙子的嘱托和乡亲们的重望,咱村几百号人的身家性命,就全靠你们俩了!不管多难,一定要找到泉眼。一定要或者回来,记住啦?”。

    额尔古纳河石勒喀坚定的点点头说:“记住了”。

    兄弟俩告别了乡亲和老父亲,背上行囊,带上弓箭,分西北两个方向毅然出发 了。

    恩和哈达和乡亲们眼含眼泪,挥手告别,用充满希望,祝福和期盼的目光送他们远去,一直到身影消失在深山老林里。

    额尔古纳河石勒喀带着老父亲的嘱托和乡亲们的重望,一路上披荆斩棘,风餐露宿,与恶豹猛虎搏斗,与困难饥饿抗争,不知受了多少苦,也不知遭了多少的罪,但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日夜兼程,早日到达目的地找到泉眼。

    这一日傍晚,额尔古纳河石勒喀各自来到了一座高山脚下,兄弟俩虽然身在两地,相隔千里,但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却和赤仙子索推算的一模一样,这也许就是天意吧,他们疲惫的身躯还没有得到半点的休息,就看见一只老山羊“咩咩”向着山顶奔去。

    兄弟俩不敢怠慢,慌忙随后追赶。

    原来这两只老山羊都是修炼多年,颇有灵性的神兽,他们能闻草嗅水,草有水时叶散湿气,沿着水草湿叶的方向找,就能找到泉眼。

    早在旱情之初,山上就缺水,山羊就用此法找到顶峰涯下,找到涯壁渗水点,这只老山羊角尖,体壮,经修炼已能聚成一定灵气。

    用角尽力一撞,泉水就从涯缝中流出,足以引用,维持生存。难怪这旱情如火的日子,这涯下的水草依然丰茂,老山羊仍然膘肥体壮。泉眼找到了,兄弟两人高兴极了,忘记的旅途的饥饿与疲劳,连夜干了起来,大约4个时辰左右,泉眼打通了,清澈的泉水顺着山势奔流而下,兄弟俩高兴的跳了起来,口中高喊:托尔加村有水啦!父老乡亲们有救啦!他们扔下手中的工具边跑边喊着……

    也许是太高兴了,他们忘记了赤仙子的嘱托。跑到半山腰时,情不自禁地回头看了一眼,这一张望不要紧,顷刻间化为两颗晶莹水滴,随山泉而去。

    两条山泉一个从中国内蒙出来,一个从蒙古国奔流而下,一起流向额尔古纳,石勒喀的家乡,也就是现在的漠河县洛古河村。在恩和哈达山峰脚下,两条河汇合了,变成了一条更大的河流,那就是今天的黑龙江源头。

    托尔加村的村民得救了,旱灾如火的日子出头了,用不完的清泉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水,还解决了农田的灌溉用水,人们有像往常一样,过上了欢乐幸福的生活。

    但额尔古纳河石勒喀再也没有回来,老父亲恩和哈达因想念儿子,思虑成疾,于第二年转秋离开了人世。

    乡亲们怀念他们,称赞恩和哈达一家为民造福,恩泽齐天。为了纪念他们的救命之恩,乡亲们把俩兄弟用生命换回来的两条河流,分别用他们的名字命名---额尔古纳河和石勒喀河。

    为了纪念他们的父亲,把家乡的这座山称之为恩和哈达山。

    祖祖辈辈好多辈,风风雨雨几千年。每当人们看到这舒展平静,缓缓流淌的黑龙江,就会想起额尔古纳河石勒喀,就会在心中泛起无限的思念哈遐想,这段美丽动人的故事,至今还在漠河民间广泛流传扬……

    此文来源于民间传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由漠河相约户外俱乐部整理编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龙江源头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sw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