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第一章在有无生灭中,触碰众妙之门-3.众妙之门

读书笔记|第一章在有无生灭中,触碰众妙之门-3.众妙之门

作者: 木兰参can | 来源:发表于2022-11-23 06:53 被阅读0次


    无欲观妙,有欲观窍。

    道家的内丹修炼中,浓缩成了八个字:“无欲观妙,有欲观窍。”
    前者重智慧,在无为状态中安住其妙。无为状态就是空性的境界,也就是心中朗然空寂、有无穷可能性的境界。这时,会有无数妙用在你的生命中出现。它相当于证得空性、证道或是契人空性之后,静静地感受万物的流动性。密勒日巴所说的流水三昧,指的就是这种境界。它就是“无”的境界。契人这种境界时,你要静观其妙,也就是静静地、仔细地观察“无”中的妙相与妙慧。《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照”,就是“观其妙”。
    “常有”是妄念纷扰的状态,“欲以观其缴”的“徼”,意思是端倪、实有,可以引申为边界、边际、头绪、迹象等。道教修炼者经常唤为“窍”。窍是什么?窍就是窍诀、窍门,在修道中,就是“丹田”也就是炼丹、种丹的土壤,守窍的地方,所以叫“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种。各种显现在你心中生起,你杂念纷飞时,就把心收回来观其窍,也就是气沉丹田,意守丹田,观察心中生起的现象,观察你安住的那个东西。这很像佛教的观想。道人一般会意守下丹田,也就是肚脐以下的位置。因为,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在肚脐下方相会时,便会出现水火既济。但你不要管那么多概念,你只管放松下来,随便坐着,远离欲望,静静观察,把世界和自己都忘掉。
    一开始忘不掉也不要紧,妄念很多,就守住下丹田,久而久之,定力越来越强,妄念就会减少。一般得到真传,静坐到一定程度后,杂念都会越来越少。一旦静到极致,一点杂念都没有时,你的心中就会出现一点灵光,你就会见到真心——真心是佛家的说法,道家不叫真心,叫“元神”,妄心叫“识神”。叫法虽然不同,但佛道两家对真妄的表述是一样的,前者都是没有杂念、却有智慧的无为状态,后者都是杂念纷飞的有为状态——见到真心时,道家称之为得到好种子,种子一出现,道人就开始“怀孩子”,也就是“结胎”。这时,他就意守丹田,久而久之,就会完全进人妙无也是妙有的状态,也就是有无相生的状态。

    知行合一,东方哲学需要实践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专门对我说,雪漠老师,您讲《道德经》的时候,不要着重讲哲学,一定要多讲讲当代人怎么用。他说得很有道理,所以,这次我就侧重讲该怎么用。
    你的看书、听讲,也要侧重于用,要把智慧用起来。首先就要明白,宇宙、法界中有一种智慧是无法表述的,它只能靠你的生命去体悟。所以,你一定要实践。只有照着做,进人这种无为之中,像老子一样安放身心,体会那玄之又玄的妙觉,将时间慢慢延长,让你的生命本体安住于宁静之中,你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才会远离世界的纷纷扰扰,像老子那样,真的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有大智慧、没有任何执著烦恼、得到大自在的人。到了那个时候,就是道家所说的得道。


    ——摘自 雪漠著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 第一章 第三节 众妙之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第一章在有无生灭中,触碰众妙之门-3.众妙之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tz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