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1天,是“养成习惯”还是“被驯化”?

21天,是“养成习惯”还是“被驯化”?

作者: 梁蕾杰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9:52 被阅读0次
爱,从来都不复杂

      曾经有个同事,逼着儿子按照她规定的正确时间和方法刷牙,几年下来,每天每天都是一场战争。她很无奈的抱怨,不是说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吗?怎么他就养不成呢?

      如今,满朋友圈的“21天养成xx习惯第x天……”,然后看着满屏幕的神色各异的孩子们,我经常在想:这其中,有没有哪个妈妈,走过去,蹲下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共情着孩子的情绪,平和的问问孩子:宝贝,你正在坚持着做的这件事情你喜欢吗?享受其中吗?你自己喜欢这种方式吗?

      这种不管个体差异、一刀切的习惯养成的方法,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驯化或者程序的植入。最终,孩子即使养成了想要的习惯,很多更重要的东西也随之失去了。


多大的孩子,都值得被像婴儿般温柔以待

    坚持,意味着心里不愿意,脑子却告诉自己:应该做下去。

      于是,整个过程都充斥着内在和外在的撕扯以及能量内耗。于是,那件事情本身早就被孩子忽略了,他只顾着应付那些撕扯和内耗的感受去了。

      做一件事情,如果是有乐趣或者有内在的动力或者是享受着的,何来“坚持”二字呢?

      我清楚的记得我小学时,某一天起床,嘴巴里涩涩的很难受,刷完牙就很清新很舒服,从那之后,不需要任何人叨叨我刷牙,不让我刷都不行。我从来不逼我儿子刷牙,他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刷着,换牙的时候,我告诉他,新牙像个小婴儿,它们也要慢慢长大陪伴你为你服务好几十年,所以它们特别希望得到你的爱护,还没说完,他就主动要求每天刷牙。


      把焦点放在让孩子坚持的那件事情本身,究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还是家长“以为好”的选择,这是在所有动作之前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不是吗?

      每个孩子对待每个事物都有内在的动力和探索系统,有自己的感知和适应节奏。作为家长,给到孩子足够的耐心和空间,孩子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跟那件事物的连接上,进而生出感觉和认知,进而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和需要,然后做出选择。

      有这种空间和自由的孩子,他们感受到的是父母那里的被允许被接纳被尊重,心里因为这些而丰富丰满和被滋养,我把它叫做心力。随着慢慢接触人事物的增多,他们会运用这满满的心力去越来越有自己的立场和信念,有自己的独立的自由意志,有天然的为自己人生做主的能力。

      被动接受“驯化”的孩子,整个过程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确认爸爸妈妈是否无条件爱我允许我尊重我上,更多的能量都耗在内在自我自由意志和外在被灌输的“应该听话、应该养成好习惯”的对立撕扯上,心力就会很弱。自然失去了对那件具体的人事物的本然连接,自然也就生不出自己的感受和认知,甚至一开始就因为撕扯的感觉不好,而直接否定掉。

      久而久之,内在能量高的孩子,就会持续的反抗,争夺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主权”,更甚者,明明完全可以接受这个习惯,但为了摆脱家长的掌控,故意破坏掉习惯;内在能量低的孩子,乖乖听话,养成所谓的好习惯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意识,把自己交给家长,你负责我的人生吧。

      上述的三种孩子,就对应了现在社会上三种类型的成年人:有主见有立场完全自由坚定做自己的决断者、外表刚强出风头实则内心脆弱的爱抱怨者、优柔寡断唯唯诺诺的随时随地的纠结者。

本然

      我们需要孩子有好习惯,可是要建立在这个习惯孩子自己经过感受,有自己的感觉和认知,最终确认自己愿意养成的基础上。

      确认过了之后,我们要给自己和孩子无限的耐心,把21天还有一些焦虑担心抛开,用心陪伴自己的同时也陪伴孩子,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把注意力放在跟那件事情的连接上,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生长”,相信孩子自己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更智慧的父母,会放掉对结果的期待,孩子最终能把习惯养成到哪种程度就接纳那个程度。

      所有的不接纳不允许,其实与孩子无关,都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

每个成人,都是身体长大了的孩子,内核并没变。

      亲子关系的破坏或者修补,全是在每天每天发生的这些小小事情上,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是去向孩子表达无条件还是有条件、允许还是限制、把你的事情交给你还是我给你做主的机会,每一件小事情上我们都可以选择陪伴慢慢引导还是直接“驯化”植入我们自己写好的程序。

      这些每天每天的小事会给孩子一个感觉基调:我是被无条件爱着接纳着尊重着的,还是被有条件爱着限制着感受不到被尊重的。这个感觉基调将伴随他的一生,这个感觉基调关系着他的心力是否饱满来应对他将要面临的所有关系和问题。这也是现在一个普遍现象的最好解释:很多家长说,道理我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因为每一个家长也都有一个感觉基调,很多家长也没有什么心力。

      (关于无条件的一个表述:不管你考60分还是考100分,妈妈都一样爱你。我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而不是你是个成绩好的孩子。)

我爱你,没有原因。

让花成花

让树成树

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把自己还给自己

把别人还给别人

把孩子还给孩子

让孩子长成本来该长成的样子。

多美!

相关文章

  • 21天,是“养成习惯”还是“被驯化”?

    曾经有个同事,逼着儿子按照她规定的正确时间和方法刷牙,几年下来,每天每天都是一场战争。她很无奈的抱怨,不是说...

  • 驯化.被驯化

    驯化.被驯化 文/秋明 比较容易的做到的是,与人类的近亲大黒猩猩可以在动物园内看到,再就是还在荒野里求生存的爱斯...

  • 尤元飞:选择驯化,还是被驯化?

    我是临沂樊登读书尤元飞,爱生活、爱读书这是我的原创文章第41篇!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临沂10万人养成阅读习惯,共建...

  • 2020-02-10(学习笔记)

    《枪炮、病菌和钢铁》 作者首先还是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被驯化的植物是特定的那几种?而为什么有些植物能被驯化如橄榄,而...

  • 孩子,你是在成长还是被驯化?

    小朋友现在三年级了,常常自嘲“学渣”。只是很多时候听起来,这自嘲明显让人感到心痛。 事实上,在学校的教育下,家庭的...

  • 被驯化

    主体和客体的驯化与被驯化的角色的相对不绝对。主动与被动的驯化。人性的使用和制约,如神之左右手。痛并快乐吧!

  • 被驯化

    昨天舅舅给了一把韭菜,我才不愿意包饺子呢,取了一半炒了鸡蛋。不吃就蔫了,扔了还是可惜。中午叫了小姑,又擦了一个西葫...

  • 习惯的养成要多久?

    习惯的养成要多久?那要看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是让人轻松舒服的习惯还是令人操心劳碌的习惯了。坏习惯太容易养成了,而且...

  • 成长与否在于驯化

    驯化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 无论是决定自信的性格也好, 还是决定性格的习惯也好, 还是学习的模式也好, 还是身体的...

  • 驯化自身的体系

    我们总是会觉得被外界包裹、压迫仿佛一个受外界驯化的生物不曾想自己同样拥有驯化的能力被驯化的同事也在驯化外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天,是“养成习惯”还是“被驯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xf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