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消息:2018,遇见一只青蛙,真的很幸福。
青蛙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应该是最近吧,从一开始在微博看到一张图片,发微博的人写着莫名其妙的话,抱怨着为什么还不回来,我一脸的懵,竟然还有我看不懂的微博?
直到,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人晒蛙,空间里越来越多期盼青蛙回家的说说,公众号等各大平台开始写起了青蛙的文章,我一搜,才知道这款游戏叫旅行青蛙。
上百度搜索,看到有汉版就下了,了解了游戏模式,便下回了日语版,由于提前知道了青蛙,所以,在取名时,两次都取了同样的名字,我的青蛙叫自我。
或许,这就是我为何如此喜欢这只青蛙的缘故,每天期待看到屏幕显示,自我去旅行了,自我回家了。
每到如此,特别欣慰。我追的不只是青蛙,还是迷失的自我。
刚一下载玩就入坑了,迅速向身边的人推荐,很多人不能理解,这种游戏有什么好玩的?于是,在我不厌其烦的在群里唠叨我的蛙何时归来时,十个人,九个掉坑了。
而拒绝这款游戏的那一位,对这个游戏毫无好感,因为,她有我们这九个人都没有的东西,她有个亲生的娃。
自从有了旅行青蛙,从未在朋友圈里发消息的我练习发了好几次,每当看到她们在下面评论自家的蛙如何时,我仿佛找到了七大姑八大姨聊的热火朝天的那种快感。
我得意的炫耀起我的蛙多听话,每次外出回来都带回一堆土特产,特别乖,特别讨人喜欢,看到她们的羡慕与嫉妒,我就特别开心。
也明白了我妈为什么总喜欢跟邻居炫耀儿子女儿了,这款就是让你体验当父母有了一个儿子后是什么感受的游戏。
我养了一只青蛙,因为我缺爱?这游戏一出后,许多人都悟出了很多感悟,有人悟出了父母的爱,体会到父母的心情,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白了父母那种期待我们出门,又盼望我们回家的心情。
有人悟出了人生,青蛙都坚持看书,写信,做手工,乖乖在家吃饭,旅行,还有能稳定得到收入的一块地,我们怎么还这样颓废懒散?竟然连只小青蛙都不如?
可以说很扎心了。
这几天因为喜欢青蛙,一但有关于青蛙的文章我都点进去看了,也佩服不少人的脑洞,青蛙也被编造出了很多故事。
最让我感到惊叹的,还是说青蛙其实是人类的理论,说的有理有据,我竟无法反驳,点开青蛙一看,感慨一声,原来你曾经也是个人类。
旅行青蛙只是一款日本开发出来为了提倡女性生育的搁置游戏,却不料传到我们中国,会如此流行爆款。
几乎人手都有一只青蛙,没养青蛙,都不能聊一起了,青蛙,使我开始社交。
而这款佛系游戏,着实很受佛系青年的喜爱,一不浪费时间,二不需要花钱,每天就点开那么十几次,摘摘草,招待做客的蜗牛,看一眼蛙回家了没有,什么时候出去旅行的。
就这么每日的期盼,失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昨天跟一个作者群的朋友聊起青蛙,我们聊的热情高涨,其中一个人发出了这么一条消息:
喜欢青蛙的都缺爱。
刚才还火热朝天的群里,瞬间安静了,半响,我才调侃的发出一条:别拆穿啊!
没错,我是认可他这句话,之所以让我们瞬间沉默下来,只是因为被戳中了心口,我也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这么喜欢这只青蛙,是因为我孤独太久了。
真正的孤独并不是你身边没有一个人,而是,你的世界里,就只有你一个人。
某天,就横空出现了一只青蛙,它喜欢你给它准备食物,你等着它寄明信片,还带回来土特产,它特别懂事,每天看看书,写写信,吃吃饭,旅旅行。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天看着它,心底,莫名就有了期盼。
它让我们感觉,原来,每天还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期盼的,它需要你,而你,也需要它,
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缺爱,而只是单纯的喜欢青蛙,过一段时间,就会将它遗忘了,或者因为厌烦,直接那么一删,青蛙,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只青蛙,因为取了名字,所以,它是你唯一的青蛙。
从我给它取名自我开始,我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
我渴望自我,渴望去旅行的自我,也渴望归来时,自我,还是自我,
生活或许很不如意,那就找一天,让自我出去旅行吧。
我是红樱,我在等待自我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