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生思维 VS 职业观,ROUND 1 !

学生思维 VS 职业观,ROUND 1 !

作者: 宋一伦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18:50 被阅读0次

    01被动


    有个主编招了一个实习生小助理,工作内容就是帮忙查找错别字,整理排版,偶尔找下图片,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工作。

    只是做了不到半个月,主编就把她解雇了。

    问其原因,说:

    每次排版出现问题,我都需要去提醒她,说说字间距错了,就改字距;行间距错了,就只改行距,甚至第一段的行距改了,第二段第三段的还是错的。

    这种推一下动一下的工作态度,不适合在我手下做事。

    无独有偶,在学生时代,大部分人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论是课业学习,还是实习就业,都是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鼻子走。

    要考试了,才开始复习;

    要约会了,才开始洗头;

    要实习了,才开始写简历;

    要校招了,才开始找实习;

    要毕业了,才开始发愁。

    心理学家阿伦贝克,把这种习惯称为“自动化思维”,是对过往人生经历中形成的一种评价习惯。

    这种习惯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使我们陷入一种困境——总感觉自己慢了一步。

    是的,主动和被动之间,往往只差一步。

    复习好了,随时都能考试;

    洗漱打扮好了,随时都能约会;

    简历写好了,随时都能投递;

    实习过了,自信参加校招;

    offe在手,圆满毕业。

    ——主动先行,正是打破学生思维的职业观。


    02迷茫


    迷茫,一直被认为是大学生的通病。

    完美诠释这一说法的,是毕业前夕,即将分别的室友们,窝在寝室里,长吁短叹,说道:就我们这专业、这学校,毕业了真不知道该干啥?

    海投杳无音信;

    面试备受打击;

    一点都不喜欢本专业,

    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迷茫就像一层浓雾,围绕在学生思维的怪圈周围,越积越多,愈演愈烈。

    缺乏对专业的兴趣和能力,产生厌倦;

    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和信心,产生焦虑;

    缺乏对职业的认识和规划,产生迷茫;

    缺乏对技能的学习和磨练,产生担忧。

    古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才有句话叫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可见,自我认知并不是一件很简答的事情。

    需要事件的激发,需要他人的指点,需要自己的领悟。

    实际上,决定一个人职业的,无非有三种情况:

    能力、兴趣、将就。

    在兴趣和能力之间抉择,在将就和不将就之间抉择,需要明确的自我认知。

    ——所以,自我认知,是又一职业观。


    03规划


    基于对自我的认知,而做出的未来规划,在职业观里,一般称之为“职业规划”,或者“职业定位”。

    在校期间,校方基本上都会在毕业前,开设职业规划课,但是很少有人感兴趣。一对多的授课方式,固然是其弊病之一,但是学生思维的不以为意,也难逃其咎。

    在面试时,HR经常会问到这方面的问题: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你对你的职业生涯有什么规划吗?

    你未来5年有什么打算?

    这些问题背后,关乎你自身的动机和思考,而这都是面试官感兴趣的地方。

    事实上,职业规划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不仅有兴趣、能力、现状、天赋、优势、行企职的探索和发掘,也有知识、技能、价值、追求、企业要求和个人现状的匹配。

    谋而后定,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是正确的职业观的一部分——是时候修正一下,那看似率性而为,实则蒙头乱撞的学生思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思维 VS 职业观,ROUND 1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zl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