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走亲戚要么靠走要么骑自行车,有时候乘坐父亲的“蓝翔”牌三轮车。我经常跟着母亲去外婆家,我们步行走,一路欢快,小时候,那是最幸福的路。路上的风景应接不暇,有大户人家、有太阳下聊天的人群、有在桥边挑水的人们、有牛羊,马,还有路边的秋千。到了外婆家,我们会吃顿好饭,一般是长疙瘩(就是长面条)或者饺子。那时候,大舅还健在,大舅天生会疼人,所以我们很喜欢大舅。
小时候,我记得亲人间走动都拿的是过年做的年馍馍,有烤箱里做的烤饼,也有油炸的油馍馍,还有母亲搓的麻花。也有拿饼干,拿茶叶,拿肉,拿酒的人。后来,礼品变成了大箱子饮料,可惜很多牌子是假的,什么“特仑特”、“优益乳”,箱子包装很阔气,饮料是糖精水,据说这是皮革煮的。有的人家把礼品拿来拿去,都过期了。我很少喝饮料,在喝之前,一定检查牌子、封签和保质期,害怕中毒。
我上大学时,走动的同学比较多,成家后,在很少和大部分同学联系,只联系关系特别好的那几个,青春岁月,逝去如此快,有点惋惜
如今,走亲戚都坐小车,方便快捷,早上去,晚上回。礼品丰富多样,礼盒更加喜庆。
过年走亲戚已经是约定俗成的礼仪,人们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沐浴下走过一年又一年,所谓的年也就是你来我往,大家一起庆贺。在人与人交往中,大家有了归属感和幸福感,才有年味儿。
昨晚,我和先生,先生的妹妹,妹夫,自己孩子们去了大姑姐家,大姑姐和大姐夫热情招待了我们,我们煮了火锅,吃了烧烤,觉得亲人之间的亲情真的无法言说。刚开始我怕给人家添麻烦,不想带孩子,但婆婆说都是亲人,有啥怕麻烦的,大姑姐也说,一年四季也就只麻烦这两天,这几天过后,想麻烦也没机会了。吃饱喝足后,我们辗转到母亲家,母亲不在,觉得母亲也该歇歇了。
小姨和姨夫带着表妹来我家做客,其实初二他们就来我家了。只不过昨天母亲和小姨去看望他们的小姨,随后又去了我的小姨家,这才又走到了一起。他们来时是十点多了,父亲,母亲,小姨,姨夫,弟弟,先生一起喝酒,边喝边聊,很是畅快。
后来,大人聊到了他们的话题,我们觉得无聊,便各自睡去,只留下他们四个大人聊专属于他们之间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