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27』苏东坡传

『9.27』苏东坡传

作者: 晓蕊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23:15 被阅读0次

苏轼被贬至海南时,境遇就更糟糕了些,或者说是十分糟糕。别说陈谷子烂芝麻,就连想吃中原故土的米、面,也只能靠不定时的大货船来送。在冬季天气状况堪忧的时候,大型的货船是不会再往这边运输的,苏轼就只能和当地的居民一样,吃山芋充饥。一千年前,海南真的还只是荒蛮之地,这是确凿无疑的事情,苏轼面对大海,可不会有如今我们看到大海时的那般感慨。蔚蓝无际的海面,只会让人心生焦躁,尤其是在身处异乡,无依无靠时。

苏轼六十二岁才到的海南,在那儿生活了三年,身体、精神各方面已经不如往昔,但没想到的是,他“高谈阔论”的技能又帮他挨过了这漫漫人生的最后几年。边远的民众不懂得苏轼经历的风波,只知道京城里来到这儿了一个大人物,很是尊敬。

苏轼边津津有味地啃着大芋头,边尝试和民众聊天,百姓们也啃着芋头诚恳地回复他:没啥可说的。苏轼摸着大肚子说,随便说点儿你们想说的就行。百姓们又说,随便……也没啥想说的。本以为苏轼会沉默,没想到他又说,那就讲点儿你们这儿的鬼故事也行呀。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在酩酊大醉时,被春风吹醒,百姓们该播种了,新一天的美好生活也来临了,谁能想到这词里行间,居然描写的是一千年前那个缺医少药,气候炎热,长途跋涉,土人丛生,毒虫栉比,多少被贬谪的读书人宁愿掉脑袋都不肯去的海南呢?

从家喻户晓的东坡肉、东坡饼,再到书中出现的蔬菜浓汤和没什么味道的芋头,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苏轼都能吃出别样的滋味来。这才是真正懂得“食物是大自然的馈赠”的人应该展现的风采。除了爱吃,苏轼也和当时很多“修道”之人一样,追求“永生”。但苏轼追求的方式,就在今天看来也有很多的可取之处。林语堂先生提到了非常有趣的一个点,苏轼是瑜伽爱好者。

相关文章

  • 『9.27』苏东坡传

    苏轼被贬至海南时,境遇就更糟糕了些,或者说是十分糟糕。别说陈谷子烂芝麻,就连想吃中原故土的米、面,也只能靠不定时的...

  • 这些年④…

    林语堂,苏东坡传

  • 《苏东坡传》共读|预备

    《苏东坡传》《张居正传》《朱元璋传》《李鸿章传》并称为20世纪中文四大传记。《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1895年生,...

  • 苏东坡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 林语堂 走近苏东坡 点评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 读书札记:苏东坡其人

    苏东坡传写得好的,窃以为当属林语堂。 林语堂在写的《苏东坡传》序中,第一句就是,“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

  • 旷古奇才乐天派

    -- --读《苏东坡传》有感 ...

  • 苏东坡为什么受人喜欢?

    苏东坡为什么受人喜欢? ——《苏东坡传》读后 曹公奇 ...

  • 敞亮、率真、纯情—读《苏东坡传》有感

    按照星火训练营分享活动安排,我组织大家一起分享了《苏东坡传》,通过品读《苏东坡传》感悟苏东坡历经坎坷又纯情...

  • 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林语堂《苏东坡传》 ...

  • 生动有趣的选材,使人物走入人心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最初是林语堂先生写给美国读者的一本便于他们了解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27』苏东坡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ay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