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政策中,有一项政策个人感觉不合理,不公平。
这项政策是关于减免租金方面,《政策措施》规定,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个体工商户,3个月房租免收、6个月房租减半;引导市场租赁双方协商解决合理分担因疫情防控导致的租金成本,鼓励非国有资产出租人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
这个政策给对社会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让承租人和房主之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房产合同纠纷。给复工复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我请求修改政策。
黑体字部分是对的。国有资产免租是可行的,因为国有资产雄厚,老板大,有能力承担房租损失。
而私人商业房产却不能够免租,私有商业房产是通过银行高息贷款取得的,每个月的还贷压力相当高,如果免租,就没办法承受还贷压力。
其次,这次疫情对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会有影响,私人房主同样面临几个月没有收入的窘迫境地,面对每个月必还的高息房贷,同样是愁眉不展。本指望以租抵贷,而政策的天平却只偏向承租方。丝毫不考虑房东在疫情期间遭受的损失。所谓的双方协商全都变成了合同纠纷。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不管有没有能力支付应该支付的房租,都理所当然的一律要求三个月免租,六个月减租。而司法部门就全都依照政策的倾向,一边倒的倒向了承租方。使合同变成一张废纸,毫无法律的效应。这样不公平的政策,让房主们如何承受得了。
做生意有赔有赚 有风险不可否认 但他们不是为我们做生意, 赚了钱也不是我们的 凭什么要我们承担所有的损失 我们的损失去找谁要 我们的房贷找谁还 去?谁给我们免3个月的房贷。房贷压力远远超过房租压力。
既然如此,国家为什么不出台政策,可以免房贷呢?免三个月房贷,再减6个月的房贷。房主们就一定会主动免租和减租。
其实大部分私人房产主同时也是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疫情面前,损失也是一样的。他们也在破产的边缘徘徊,再让他们失去几个月的租金来源,也一样会破产。
这样小微企业破产就变成了传染病一样,一传十,十传百。
要避免企业破产像传染病一样蔓延,方法其实与抗击新冠肺炎是一样的,尽管每个企业,每一个公民都面临被感染的风险。每个企业,每个公民都需要练好内功,加强自身的免疫力,尽量避免感染。
所以我主张各个企业承担各自企业的损失。当然,如果你有幸承租的是国有资产,有国家替你买单,那更好了。就像新冠肺炎的看病的账单,由国家买单是一样的。但自己体内的病毒,更多的依靠自身免疫力来消除,国家只负责病人医药费,却不能保证病人不死。
就像新冠肺炎一样,没有人能帮人得病,去分担一个人的病痛。即使是把病毒传染给了别人,他自己的病情也并不能因此而有丝毫减轻。
给承租人租金免3减6,跟给新冠肺炎病人上呼吸机一样。能够给患者多一些生命的机会。并不能保证患者能活命。国有资产就像穿着防护服的医生在救人,在给患者插管,上呼吸机。他们被感染的风险相对小一些。
而那些私房业主给人免租,就相当于没有免疫力,没有任何防护,被迫肉膊上阵的战士,刚刚给人插管,上了呼吸机,自己就倒下了。
我担心的是一个企业不仅没救活,反而拖死了一大批的小微企业。就像一个新冠肺炎的病人,可能会导致整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全部倒下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经济方面也应该学习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和方法。
第一,果断的隔离传染源(那些已经病入膏肓的小微企业承租人)可由国家队来救助。
第二,切断传染途径,(停止不公平的政策倾斜)
第三,保护易感人群(频临破产边缘小微企业房东)。
绝对不能让易感人群,毫无防备的去救助正在向外喷射病毒的传染源。
这种政策是单方面的转嫁经济损失,其结果就像新冠肺炎一样,会传染很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仅不能扶持企业,反而会成为导致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倒闭的传染源。开始可能只有个别的小微企业不能支撑。这样分担或者转嫁损失可能会导致许许多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合同纠纷中一蹶不振。最终纷纷走向倒闭的末路。
决对不能让新冠肺炎导致的经济后遗症变成新的经济传染病,使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一病不起。
强烈要求有关部门修改有关政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