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快速阅读,我很愧疚,可以说自己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慢读者。
无论什么书,都是规规矩矩地从序言开始,逐字逐句地往后读;遇到书中特别晦涩的部分,我总要再三斟酌,担心若无法吃透文章意思会影响到对全书内容的理解。要是阅读大部头的书就更痛苦了,脑子里总想着时间有限得读快点,可眼球在文字上移动的速度就是跟不上。
尽管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感觉收获满满,认为书中大部分的观点都已掌握;可时间一长,记忆就会模糊到好似从没读过那本书似的,甚至有时连书的作者是谁也想不出来。这种严肃又缓慢的阅读习惯,我是真的既讨厌又无奈啊。
想不到《快速阅读术》这本书的作者印南敦史,他以前居然也有跟我类似的阅读经历。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阅读技巧,他最终成为一个“快读者”,每天可以读完2本书!我似乎重拾了改变阅读习惯的信心,只要遵循好的理念和方法,坚持实践就可以改善当前的阅读困境,阅读到更多书籍。
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中倡导流水式的阅读理念,强调阅读时不必纠结于理解书中全部内容,只要记住书中小部分的金句精华即可,享受阅读到更多书籍的愉快体验。这一理念可以具化为两个阅读方法:
第一,多读习惯养成法。作者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开始阅读,初期单次阅读的时间也不必过长,在自己阅读耐力范围内就好,循序渐进。同时,营造舒适自然的阅读氛围也很重要,比如听音乐舒缓身心、喝杯咖啡醒神等等,让自己感受到舒适轻松的阅读体验。再者,要尽量选择各章节独立的书籍去快速阅读,这类书不论从哪个章节读起都能有所收获。就这样长期坚持可以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到点就开始阅读。
第二,呼吸式阅读法。其核心是强调阅读时输入和输出的重要性,即书中总有一些好文好句让人深度共鸣、拍案叫绝,可以挑选最精华的部分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这就是输入;同时,写下自己为何被那段精华打动的原因或感悟等,这就是输出。有了阅读输入和输出这两个过程,一本快速阅读的书在脑海和本子上都留下痕迹,后期回顾也有迹可寻了。
总之,读书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饮食一般可以从众汲取营养去充实我们的思想,我们应把读书看得更自然更轻松些。对待每一本书,也不必那么严肃,若能完全记住其中的1%也是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