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触发器”章节

“触发器”章节

作者: 何铭丰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22:18 被阅读0次

    个人总结:

    ——触发器要符合使用情境,使用情境代表着用户是带着目的进行操作的,也就意味着达成目的的触发器要能一眼认出来、易于理解、吸引人、不会产生错觉。

    ——同时达成目的的触发器要具备良好的体验性,从控件形式、状态、文本标签三个方面,要细致入微的顾忌和考虑。三个方面有各自评判好坏的相对标准,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触发器的类型来看,分为手动、不可见的和系统触发器。不可见触发器要容易在用户使用中发现并且易于习得;系统触发器要有自己的规则,同时有时候也需要用户能够介入调整。

    以下是“触发器”章节读书笔记:


    第一条规则:触发器必须让用户在使用情景下认出来其是触发器。

    要把它设计得让人一看就知道能通过它做什么,而且要吸引人。

    手动触发器:

    从总体来看,理解用户想要(或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想做,以及在什么情景下想做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问题决定了手动触发器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

    第二条规则:保证触发器每次都出发相同的动作。

    这样才能保证用户对微交互形成准确的心智模型

    第三条规则:提前展示数据

    触发器本身可以反映微交互中包含的数据。在微交互开始之前或者启动过程中,有什么内部状态可以展示?什么信息最有价值?

    手动触发器的构成:控件、控件状态、文本或图案

    控件:手动触发器根据达到目的的不同,会使用不同的控件。

    第四条规则:不要破坏视觉使用情景

    第五条规则:用的越多的触发器越要引人注目

    我们怎么发现事物:

    1、人类对移动和声响不自觉的关注——较高优先级的微交互的触发器才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比如出错和警告)

    2、主动搜索:我们在寻找东西时,视野会变窄。要尽量保证触发器看起来简单,尤其是在复杂拥挤的环境下(比如混在一大堆图标中间)

    第六条规则:不要引起用户对使用情境的错觉。

    微交互的目标就是把识别成本降到最低,千万别让用户猜你的触发器怎么工作。

    不可见的触发器。

    无论什么交互界面都不可能保证所有东西能够被立即发现。不可见并非微交互(以及任何交互)设计过程中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上下文文和技术的副产品。

    不可见触发器应该能够习得。容易记忆、容易猜到、在执行其他任务时容易偶然发现。

    标签说明动作,帮助消除歧义,标签本身设计也要毫无歧义。

    第七条规则:仅在触发器本身无法提供相应信息的情况下才使用标签。

    微交互注重实用性,目的就是清楚明确地表达功能(标签)。

    标签要有一致性。

    标签用好的根本就是要以使用者的语言来撰写他(大多数可用性问题都是由于滥用标签或根本没有标签导致的)。

    系统触发器:

    系统触发器无需用户介入,只要满足条件(一个或多个)就会自动触发。

    虽然用户不比手动启动这些触发器,但最好是(你如在设置里)提供选项让用户能够调整它们。

    即使存在系统触发器,用户也可能需要一个手动控件。

    系统触发器何时触发,以及多长时间触发一次,都要遵循规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触发器”章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cu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