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没想去超市的,可是送了娃回来就淋雨,都走到超市门口了,就进去避避雨吧。
超市的设置相当合理,一进去放眼就是一片瓜红果绿,紧接着一股果香味儿使劲儿往鼻子里钻,真是赤裸裸的诱惑,不买都不行啊。
我走到苹果区,我喜欢的秦冠正在打折,马上拿口袋来装,路过的工作人员贴心地提醒我:“妹儿,这个是面苹果哟。”我说:“哦,好的,我知道,就是喜欢吃面的。”她笑了下走了。这年头,喜欢吃面苹果的人除了没长牙齿的孩子,就没多少人了吧,所以我也只能在超市买到秦冠苹果。
买完就排队去称重,前面是个推车的阿姨,看她车里一大堆要称的东西,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排在她后面去了。紧接着,我的后面陆陆续续排了很长的队,这时一位女顾客拿着一袋黄瓜直接等在了秤台旁边。
她的意图我早就洞悉了,手里就一样东西,何苦排这么长的队,称一下就完事儿了。嘿嘿,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刚才都过来乖乖排队了,你还来插我的队,你没看见我手上也只有一样东西嘛。
在前面的阿姨称好东西,她将自己的黄瓜递给称秤工作人员的一刹那,我喊住了她:“前面,请你排下队。”然后,他们双方就此停住了,我把我的苹果递过去,工作人员赶紧接住称了。在我称秤的时候,我后面的手推车也往前攒了攒,仿佛都被我的声音带动了一样。
我拿着称完的水果,畅快地走了,不知道我后面那位手推车有没有给那位黄瓜顾客让位,无所谓了,我的情绪已经释放了,借着公平公正的名义。
排队心理,前段时间,我跟老公刚好讨论过,它统一归类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系列。即本身没有多大影响的事情却对我们的情绪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我们排队的时候,如果有人插队,心理上本能地认为别人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从而产生过激的情绪反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排队心理,只要在排队,就会时刻警惕有人插队。
排队心理,对单个人来讲,没有多少利益的损耗。所以,理智来讲,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排队心理。
拿今天的事情来说,那位黄瓜顾客就算插在我前面,那也是一瞬间的事儿,她称完就走,可能最多耽误我十秒钟的时间。但是,我就是不想让她插队,因为我都守了规矩的,所以也不愿意抬手让她过,所以就尊从了自己内心的意愿。
说完心情爽快了,也没有造成影响,所以,就算是进入了所谓的排队心理,那又如何,本身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就不要为难自己咯!
我又想起了“大人教小孩子分享”的案例,也是同样的心理。大人经历了人情世故,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多分享才能获得更多,但是小孩子不懂,还在摸索物品归属边界的他们,被大人强行分享,我想他们也是受够了吧。
懂得理论的同时,又要根据自身条件来实践,不能上来就对自己上纲上线,从一开始就心理排斥,那么“修炼”起来就更不容易啦。怎么说呢,“排队心理”还是得克服的,但要从内心接受,还得在合理的影响范围内先释放释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