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施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image.png
凯恩斯主义是现代经济学种较早产生的一个主流学派,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不断的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屡次出现产能过剩,甚至发生了“将牛奶倒入河里”的荒谬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建立了一套理论,其核心是:需求总量才是决定生产和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通俗点说,如果老百姓不消费,自然就会产能过剩,经济衰退,所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保持需求。凯恩斯认为,私有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差,不可避免的产生“过热-衰退”周期,他主张利用政府主导的公共经济进行反周期操作。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调高利息和税收,减少公共开支,以防需求过剩,。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增加公共开支,弥补私有经济的需求不足。简而言之,凯恩斯解决经济衰退的方法就是:老百姓不肯花钱,政府替你们花!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力量介入经济,与中国传统思想上主张严刑峻法,靠政府力量管理国家的法家思想颇有类似之处。巧的是,现代经济学中与凯恩斯主义并列的主要流派正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供给主义
供给学派是从供给角度考察经济现象和寻求对策的经济分析理论,主要相对于强调需求的凯恩斯主义而言的。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主要代表任务有蒙代尔,拉佛,吉拉德等。主要的论调与主张为:
+大幅降低个人和企业纳税的税率,以增加个人储蓄能力,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积极性;
+取消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加强商品和劳动的市场竞争,最大限度的鼓励创改曹福。
+实行货币管理,使货币的增长和经济增长相匹配,减缓政府预算支出的增长速度,逐步实现预算平衡,消减社会福利支出。
供给学派主张先“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与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强调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佛利德曼,其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声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把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是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因而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认为政府需要采取的唯一政策是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这一增长率应与实际国民收入预计在长时间内会有的增长率大体一致,以保持基本的物价稳定。货币主义学派主张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正和道家思想。
“法儒道”三家经济学思想争鸣了几十年,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各有侧重。中国政府比较强调宏观调控,偏向凯恩斯主义。欧元区没有中央政府,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但可以通过欧洲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所以货币主义在欧元区占据上风。美国则是供给学派的大本营,该学派降低税收和减少政府干预的主张正符合共和党的理念,自里根总统时代就被共和党代表的右翼政治势力奉为圭臬,因此供给学派又称为“”里根经济学“。货币主义在美国也很有市场,长期执掌美联储的格林斯藩基本是个货币主义者,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一个共同点是主张自由经济,减少政府干预,故二者都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