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去上市公司,看见一老朋友高,多年前由扬州来到浙江一民营企业,现在已是一上市公司的设备副总监,可算是熬成婆了。
这位75后,看上去还是那样年轻,帅气。人家都理成小平头了,他依然是三七分的西装头,且没一根白发。在他刚来的时候,就拜设备科长为师,开始管理厂区设备。
而他师傅,与老板一块创业,是该厂的元老之一。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打拼之后,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该行业的龙头老大,并成功上市,成为一家上市企业。
而高进厂之后,勤勤恳恳地工作,随着厂区的不断发展扩大,高由原来的走路,改为骑自行车,这样下车间巡查时,可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所有努力与坚持,都会有所回报,与高一起进厂的同事,大多离职,或另谋高就,或自行出路。而高一如既住地工作,完成一项项的技改项目,参与了各车间扩建的建设。
慢慢地,高由原来的青涩,变成了专家。对工厂内的设备一目了然。只要下面工人对设备的性能有所发映,高立马就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高的努力,直接带动了他的职务升迁。基层科员慢慢地变成设备副科长、科长,最后被任命为设备副总监。
而他的师傅,设备总监已因年龄而退休,高虽为设备副总监,实为总监了。
那天在他办公室,他依然很忙,我问他:“为什么不多带几个徒弟,让自己的手下多干点活呀。”
“这次没办法,我被设计公司给逼死了。不是刚投了新厂区吗?新厂区的设备布置等,要出一个方案,交给设计公司,急啊。”
看着高在电脑上不断地画图,没一刻空闲。
看他很忙的样子,我还是不断地打扰他,问:“你一设备总监,也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了,这样亲力亲为,合理吗?”
“是副总监,不是总监,算不上高管。”高很是谦虚地回道。
“有些东西,只能亲自去弄,没办法的,就像这次,那些设备的布置等,只能是我提出各大项工艺条,技术要求等,其他人,做不来的。”高继续说道。
有些人,跳来跳去,最后成功了,这是人挪活。而有些人,就是勤勤恳恳,从一而终,最后也终成一别人羡慕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