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虽然已经是过往云烟,但剁手党表示,剁手以后的悔意还清晰犹存。工资卡变成了钱包里的一张装饰卡,女性在购物这件事情上真是一个毫无理性的动物。
在这个双十一,在面对那些打折的商品时,我也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一个疯狂的女人,毫无理智可言。当然也顺理成章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往后生活拮据的要天天吃土的女人。连着一个星期都在收包裹,有些是现在可以用的,有些是囤着以后用的,面对着这些牺牲我的睡眠时间熬夜抢来的商品,我突然开始慢慢反思着我从小到大的消费习惯了。
小时候,家境清寒,逢年过节才会有一件新衣裳,或者是家里额外有了一笔收入爸妈才会为我添置一件新衣裳,看着颜色艳丽的新衣服别提心里有多欢喜,恨不得天天穿在身上显摆,但是大人严令禁止在平常生活中穿,必须要留到过年才可以穿,那时候便觉得只要有一件新衣服便是万分欣喜的事,那还管质量好坏,是不是名牌。
慢慢长大一些,开始有了一点小小的主权,被允许以后买新衣服都可以跟着父母自己亲自去挑选,我便如迎来春天的小鸟开始在街上欢呼雀跃,欣奇着这万紫千红,但是对于有些店我妈是禁止我进入的,她很坦白的更严肃的告诉我,我们买不起。自小的耳濡目染,让我长大以后也对那些装修的豪华标致的店面望而却步,即使里面有我非常喜欢的衣服,我也不会踏进一步,慢慢的心里也就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后来逐渐长大,随着身边环境的改变,我对衣服的质感有了新的认知,有质感的衣服可以反复撑过几个春秋,而没质感的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比电子产品还快,所以宁买一件品牌衣,不买十件地摊货。一个有强迫症的女人,一旦有了新的认知,那便一发不可收拾,有强迫症的人终有一天也会逼死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一旦我认定了一个东西,那就要把我所有的事情按照这个认定去一次性执行完毕,于是我便换掉了所有的那些所谓的地摊货,甚至还为自己列出了各种衣服配饰的价格区间,可是女人在衣服这件事情上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特别是一个内心不坚定且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女人,总想着寻求外界帮助来武装自己的内心,衣服越买越多,价格越买越贵。
人心不足蛇吞象,女人一旦开始追逐起名牌,那便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某高中女生为了买最新的苹果电子产品卖肾等等这样的新闻随处可见。相比之下,我算疯狂的“理智”,我只是疯狂到把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过的捉襟见肘而已。衣柜里的衣服越来越多,工资卡里的数字越来越小,但是我的内心似乎并没有因为买了有质感的衣服以后就变得如愿以偿的强大,相反我开始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这让我开始对名牌这件事情和自己的消费习惯的认知这件事情产生了思考,我追求的质感和名牌好像并没有成为可以伪装不堪的自己的刀枪反而成了反蚀自己的利剑,衣服数量的增多和工资数额的减少反而更加剧了我内心的恐慌。扪心自问,我现在自认为的消费习惯到底是在为当初的省钱所以追求质感,还是在给自己的欲望找借口。
偶然想起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里,女主陈可为了一个LV的包去办了一张信用卡,后面为了应邀自己男朋友于扬的局而义正严辞的推翻掉了自己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我现在清楚的记得陈可上司顾巧音的那通批评电话“你以为你穿了一件一千多块钱的内衣,买了一个欧洲限量版的包就可以去掀人家甲方的桌子了吗?你别忘了你是乙方,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就开始嘚瑟开始膨胀,你冷静的想想你有什么资格膨胀,就因为你找了一个有底气的男朋友吗?”或许在当时到底陈可眼里,一个名牌包就是她已经踏入了那个朝思暮想的上流社会的标志。现在的我看来,或许那只是一张你能买得起的特价机票,你自以为坐上了那架豪华的飞机就变成了有钱人,殊不知经济舱与头等舱的差距不仅仅只是机票上的价格的差距。又或者这只是你费尽心思拿到的一张进入豪华庄园的门票,你自以为你进入了庄园也就混成了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名媛,可是殊不知你与名媛的差距是无法通过一张门票就能缩小的。
现在的我无法批判买名牌的好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买名牌轻而易举,或许这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标志,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比如说我,买名牌节衣缩食,我不想再为自己的欲望找借口,看清自己,理性消费,你想要的都可以通过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努力获得,大可不必为了自己的那点虚荣心而丢了自己,忘了初心。学习,反省,努力,坚持,改进,便是强大自己的最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