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善变老师遇见善变学生(终稿)

善变老师遇见善变学生(终稿)

作者: 刘嘉琪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19:17 被阅读0次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河南长垣的一名语文教师刘嘉琪。今晚为大家分享的是《善“变”老师遇见善“变”学生》。(课件)

非常高兴以这个话题和各位老师一起讨论我们对学生的情,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对学生的爱。

因为我一直在低年级阶段教学,所以大部分都是和一二年级的孩子打交道,相对来说活动、思维、行动比较简单。

我将从五个方面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课件)

一、德育为先,师正才能学生正

现在的孩子们普遍存在“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班级经常会出现“老师,他又扔垃圾了”,“老师,他的作业没有写完就出去玩了”“老师,他又带零食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起初,觉得这些打小报告的同学好像是老师的小助手,是老师的小眼珠,就算老师没有在教室,但也可以把控班级全局。所以,没有过多的进行干预,对他们说的事情了解并解决即可。

后来,意识到,这样打报告的孩子逐渐在增多,而且像是“攀比”似的逐渐在增多。

仔细思考其中的缘由:可能是默认行为助长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这天,我和毛泽宇在整理书桌,“老师,毛泽宇拿的是张涵誉的水彩笔。”

我听到这样的话,莫名感到“挫败”,这样不断打报告的孩子该怎么对待,这种被打报告的孩子又该怎么面对?我不禁这样思考。

因为意识到“打报告”的行为在增加。所以 面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

首先,批评这位打报告的同学,泽宇在后排坐,你在前排坐,你怎么看见他拿的东西是别人的?——从而引出他上课被我和毛泽宇的行为吸引着。

其次,我确认之后的确是他拿了。我把毛泽宇请上讲台,说:毛泽宇在大家心中是一个“不好”的学生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是”。

大家来说说,他不好在哪里?

1.他桌子很脏。

2.他总是往衣服里装橡皮、尺子、树叶。

3.他上课总是爱摸索。

听到这些话,对泽宇的形容难道不是我们总是给他贴的标签吗?所以才能让学生们记住。

毛泽宇,你认第一条吗?——认

毛泽宇,你认第二条吗?——认

毛泽宇,你认第三条吗?——认

一连三问三认。

大家来看他的状态,典型的“犯错误”学生的样子,可是,他真的是犯错误吗?

可是,同学们,我要说的是:

咱们班的“垃圾桶”,都是谁倒的?

咱们班凳子螺丝掉了,是谁弄的?

咱们班垃圾桶,是谁刷的?

咱们班的字体写的很漂亮的男生,是谁?

毛泽宇……

同学们,你看,泽宇身上有这么多优点,我们在介绍泽宇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介绍他的优点呢?我们为什么总是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而忽视他的优点呢?

通过这个简单的“泽宇”问题,和同学们聊一聊,同学们,你们明白今天讨论话题的点在哪吗?

大部分学生可以了解——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我还是很喜欢:每一个被看见的天使都会发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中,我在课堂用语,以“表扬”为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同学们也在改变:打小报告的少了,增加正能量的多了。

每每见到我,都是笑嘻嘻的脸庞。看来,孩子的变化还需要教师来引导。

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在教育的过程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想要班风正,传递正能量,就要教师拥有正能量,带着孩子正面的信息,孩子们就会学着以正能量传递,往往有时候是老师的行为助长了某种“风气”。

二、智育当行,玩中为乐

双减背景下,严抓五项管理规定。作业、睡眠、读物、手机、体质管理。其中作业一项,让教师瞻前顾后。既想要抓孩子的基础知识,又怕违背规哪一点。

我和我们班的孩子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课件)

1.识字小报

偶然见,在书中看见教室介绍“手抄报”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我们为什么不能来做一张手抄报呢?

最终,以“识字小报”的形式留第三单元的字词。

在留这个作业的时候心里没有底气。所以,给孩子一个框架,让孩子自由发挥。

(作业图片)

实践作业:

1.结合第三单元生字,字体规范

2.模仿

3.图文并茂,色彩鲜明

4.字体规范

留这个作业心里也纠结了好久,为啥?自己预先没有做好方案,就把任务留给孩子。这完全需要孩子自由发挥,要做好“惊喜”与“惊吓”的准备。

谁知,孩子们真正来了一次“惊喜”,每一个孩子交上了的图片,图文并茂,除了字体有点勉强。

来看看我们神奇的小画手,这可是一年级刚入校的第一个月,孩子们的状态。

(若干图片)

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复习了当周的学习内容,孩子们也不排斥,也培养孩子们的“美”,在制作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有家长的加入,加强了亲子交流的时候。

后来,把这个活动发到朋友圈,随及朋友们纷纷来问,跟风这个活动。

通过“识字小报”活动,有两点思考:

(1)教师的想法来源于日常教学的经验,也来源于看书过程中的想法。

(2)放手。是孩子们不会做,还是我们不肯放手来做?我总喜欢我们带着“他们不会”“他们行不行”的思维来看待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放手呢?

2.读书在线

新课标要求低年级阶段的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书”越来越被重视,我也是通过读书与写作在不断成长的。所以在班级就注重读书和写作。班级读书就提上日程,每每读书,我就有一种错觉,这一群不是我的孩子。因为我的朗读很普通。

以往我喜欢齐读和男女生对读,但是这种很容易出现“摸鱼”的人,而且感情基调很难把握。现在换成“开火车读”,在读的时候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和感情基调,发现每一个值得“被推广”的声音。

首先,把文章感情基调告诉孩子,初读文章。

接着,开火车读。

(在读的时候,发现每一个特别的声音,并让他再次展示把这个行为进行强化。)

最后,邀请最动听的声音进行领读。

(领读的学生不是固定的,一次换一个,之后每一个领读过的孩子,他们格外注重朗读。)

通过学生逐渐被强化的方式,让学生愿意朗读,愿意把自己的声音展示出来。

后来走读学生家长告诉我:孩子们每天晚上回家都要主动读书,要是哪天不读书,心里感觉很愧疚,非得要给老师读书“请假”。

通过读书的展示,让我明白:

1.善于发挥孩子的潜力。孩子们是最有潜力的,如果愿意把时间、方法、技巧交于孩子,孩子就会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面貌。

2.习惯。读书习惯是一个长期的慢过程,养成这样的过程是我不断督促的结果,也是一年半的花开结果,所以静等花开。

3.榜样。孩子们的多样化读书,是我学习的榜样,孩子们可以放开声音,用自己喜欢的腔调来朗读课文,用最美好的状态展示自己,老师也要学会放开自己的声音,让教师的声音传遍教室角落。

3.随文实验

我们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在课堂展示乌鸦喝水的情况,但是孩子们好奇心十足,都想试一试怎样操作。

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可我在课堂无法满足每个孩子都做实验的愿望。

我把他它留为“实践作业”,让孩子实际操作乌鸦喝水的多种方法。

最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选用的“道具”五花八门:有用花生米的、有用大蒜的、有用鹅卵石的、有用石子的……可见孩子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事物,而不是单纯的以“石子”来完成作业。孩子们肯动脑筋,把生活中的事物运用到学习中。

我们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在实践中展示,不行吗?

接下来,我来谈谈第三点:

三、体育为重,善育学生

我始终坚信:如果被正确教育,每个孩子都可以灿烂如花。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班后进生“杨圣”,成绩惨不忍睹,但是他有一个闪光点——体育。

每每拔河比赛,运动会他都是实力担当。早上早操,我就喜欢用他,美其名曰:让体育委员休息一下,其实还是想用他的闪光点来助推他的学习。

每次他喊口号,他会注意到口号,排面,间距,班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是孩子们跑操着力点。

这些我从来没有教过他,只是在和体育委员交流的过程中他看到的、学会的。

可见,这个孩子,是可塑的。每每让他喊一次口号,当天的学习是有效果的。

我不喜欢班干部只用一个人,就像体育委员,我用一个,我还得再培养一个,两两并行,首先让他们有“竞争”意识,愿意做并且能主动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其次,给“后进生”一个平台,我们习惯把班干部留给“优秀生”,可是明明还会出现若干“潜力生”,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个平台呢?最后,“后劲生”通过不断的被关注,被重视,会逐渐从内心得到转化。

四、美育担当,协同发现

在班级中,我们是活动最多的班级,因为我喜欢拍照,把照片保存下来。一方面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也是我教学过程中思维集结。

来看我们的活动。

颁奖典礼。低年级的孩子总喜欢奖状与奖励,那么,给他们发。看着每一张灿烂的笑脸,总是很幸福的时刻。

班级风采展。突然,发现我们的孩子没有全家福,就告诉孩子们要给大家拍照。一个个孩子格外的兴奋,配合十分默契。

美术展。我们班孩子有绘画的天赋,而我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于是,我就告诉他们,老师准备出一版“美术展”,如果谁想展示,把美术课的内容好好保存。最终呈现一篇“小小美术 大大梦想”公众号。

春天手抄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二年级第一单元就是“春天”为主题,在学校无法实现发现“春天的美好”,留为手抄报,让孩子在周末发现春天的美好。

阳光绿植。暖暖冬日,教室没有一点朝气,恰巧,孩子们发现喝过的奶盒就可以利用。于是,开展小组认领大蒜,带着孩子在班级种大蒜。每每一天,大蒜的成长,也让孩子学会观察,正好贴合三年级的“观察”内容。随着绿植的成长,冬日的教室一抹暖阳。

孩子们,永远是值得被发现的。只要老师能提出话题,孩子们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努力是可以完成的。给孩子一个舞台,他们可以随意绽放。

五、劳动策划,融入生活

劳动教育加入到我们的课堂。因为是寄宿制学校,让学生掌握一门劳动技巧,在学校实现有些许难度。

我会思考,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加入劳动要素。恰巧,五一劳动节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自己先完善一份策划书。

以班级为主阵地。让孩子们在劳动节这天打扫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自己的桌面、桌兜、桌腿、凳子、书籍。为孩子们准备好抹布,其他随意孩子发挥。让孩子们自己独立完成。

认真的孩子为自己的课桌换装扮,细心的孩子还好把班级公共区域整理工整,活泼的孩子会注意到自己旁边的瓷片,也会把他们打扫干净。

以往,总是不敢放手,生怕孩子把桌凳擦的不干净,还怕……不敢给孩子一点机会。这不老师放手了,老师有了行动上的变化,孩子们的变化也是十足的。

亲爱的老师们,当善于变化的老师遇见一群善于变化的学生,我们会擦出无限的火红。教师有思想、行动上的变化,孩子们也会带上无穷的力量。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对成长的热爱,也是孩子们成长的过程。

我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其实,我们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的思考,我们把积累、热情、思考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尽情享受属于他们的舞台,学生会给我们创造的奇迹是无限的。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人善变,善变人

    文/遇见 2017.11.1 人, 就是善变, 说好去东, 又要往西。 人, 就是善变, 说喜欢红, 又恋上绿。 ...

  •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要善变。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要善变。这种善变指的是投资理念的善变,是投资技巧的善变,是投资思路的善变。所以做任何的投资...

  • 善变

    小薇最近交了个男朋友,本来俩人刚开始交往的时候,还是挺幸福的,周围的朋友都十分羡慕他们。 可是渐渐地,小薇发现她的...

  • 善变

    通过我一次次的经历,和我多次的反思,我更加确定绝大多数人以主角或是局外人的身份在某事中,自己的观点总是有些不同,更...

  • 善变

    曾爱上一个人, 靠近一座城, 以为城里有欢笑与幸福, 却不想充满了泪水与疼痛, 背道而驰的生活与现实, 打破了已有...

  • 《善变》

    世上没有一种东西可以是永恒不变的,包括人际关系。所有的事或关系就跟构成他们的本身一样善变,要想使其稳定,就必须像玩...

  • 善变

    今天出门闲逛,偶遇发小:村里的二狗。 大概有十七八年未见了,如今他早已不像当年那么土里土气了,但也不比城里有文化的...

  • 善变

    人的一生都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只有庸碌的人的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搅乱死水,打破平静…… 还是在死水中安逸的沉沦……

  • 善变

    只不过心有另意 不属良人 臆想多伤悲

  • 善变

    以前我觉得很喜欢很喜欢你,现在这段时间又觉得喜欢是什么东西,又不能吃,好像自己也没有很喜欢你。但就在刚才,翻到和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变老师遇见善变学生(终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of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