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长年节】-_-||狼烟诗影‖

作者: 狼烟诗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13:58 被阅读51次

【端午节◎与◎长年节】-_-||狼烟诗影‖

  《端午节》与《长年节》

                      作者/狼烟诗影

              泊罗江上泪,凄然闻国殇。

              荆楚屈原去,天朝不识公。

              时下正端午,祭江龙舟无。

              屈原何时去,弯弓射离骚。

              曾过竹檐下,叶绿枝满花。

              今日再逢时,艾草蔓藤荒。

              端午长年节,古街粽子香。

              人斜似相识,笑迎作故乡。

              长望端阳水,银台雨未来。

              河源三江里,谁与摇龙舟?

小时候,每逢《端午节》之前,老爸老妈总是会在那个时候给我们买一身夏天穿的新衣服。到端午节那天,都穿上去读书。中午那天,老师总是要提前一节课放午饭课。于是,许多离学校不远同学们就和我一样,飞奔而回家去了,离学校远的同学,也许那天就根本不来学校上课,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那时,虽然书本上宣传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候不满帝国政务而投江自杀的屈原,而我们理解也是甚少,思绪里也只是记忆个大概。我们本土的《端午节》不叫端午节,叫“端阳”。端阳,在四川、尤其在我家乡邛崃,无疑也是一个大“节日”。

一年中,家乡人过“六大”节日,如:“过年”,便是第一大节日,官宣《春节》,这是第一大节日,也是华夏民族的共同节日,全球华人都得过,过了这个节日,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各自去干好这一年自己的事。

接下来依次是官宣的《元宵节》,我们乡土名字叫“送年”,也很隆重,欢快的送别了半个月的“过年”。最重要的是在“送年”的那天晚上,会是专门为小孩们量身定制的“摸青”节日。早晨吃汤圆,晚上吃过相当丰盛的晚饭之后,小孩子们都会自行组织出去玩,看哪一户人家菜地里有什么青叶菜之类,都会扯两棵回家,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青青气气”,就是不会有任何祸害的意思,这是民俗。是家乡人说的“摸青”。在过后的一年里,孩子们都不会忘了“送年摸青”的那个晚上。

还没有忘去元宵节,《春分》就轻轻的来了。一年中第三大节日也如约而至,因为,这又是给孩子们特制的一个带着春光童年梦幻的节日。春分,“放风筝”,也是一个“风筝节”。看着自己心爱的风筝飞舞在油菜花开的蓝天上,会把孩子们带进童话般的世界里。可以这样说,“过年”,这是孩子们和大人们共同的节日,而“送年”和“春分”这是大人们不能和孩子们分享的节日。

第四大节日,就是今天我们要过的官宣《端午节》。我们本土叫《端阳节》又叫(长年节)。“端阳节”这天,孩子们不必说,是粘着大人们过的一个节日。如果不是周末星期天,孩子们依旧在学校朗朗读书,老师会知趣地将挨着中午饭前的那一节课取消,,早早的放孩子们回家。也不是老师偏心维护孩子们过节,而是每家每户“端阳节”那天都会除了一桌子好菜好饭之外,菜谱中也不能少了“皮蛋”这道菜,好像这道菜在我的家乡传承了千年。包粽子,也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小吃。飘香的粽子除开招待来走亲戚的客人,也会招待方邻的人。寻“艾草”更是传承千年不变的风俗,“端阳节”那天,各家门前都会挂一把“艾草”,“艾草”只要是由“陈盖”“青荷”组成,一是家里有小娃娃的在之后的时间里,如发生肚皮痛之类的事,这些“艾草”刚好可以排上用处。更重要的是,每人不论大小都会喝一点点在酒里加了“雄黄”的酒。喝过了,大人们会粘一点点带着“雄黄”的酒,抹在孩子们的额头和身上。那时,大人们会说:“喝了雄黄酒,抹了雄黄酒”在之后的一年里,孩子们身上就不会生“疮疮癣癣”,这是祖传。当然,如果“端阳节”那天没下雨,没涨所谓的“端阳水”大人们也会遗憾的说一声,今年没了“端阳水”了……传说中“端阳水”会治病,不知是真是假……?然后大人们也会说今天也叫”长年节”,所谓“长年望端午”,就是说在旧社会,有钱人家都会请一些“长工”在家里干活,不轮春夏秋冬,还是天寒地冻,或是最大的节日“过年”,他们也必须干活,煮饭啊,扫地啊,反正不能休息。而到了“端阳节”这一天,主人就不会让他们干活了,得让他们休息一整天,什么事都不让做,扫地煮饭都由主人家自己干,反向服务家里请的“长工”们。这就是“长年节”中所谓的“长年望端午”的说法了。作为孩子们,这一天,或在端阳节吃过雄黄酒,抹过雄黄酒之后,就不怕身上长“疮疮癣癣”,或去河边,脱了衣服裤子,一头扎进水里,玩着游泳的快乐。也预示着夏天来了,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河里洗澡玩乐了。也不会忘了挨家挨户去看看谁家的“端阳李”熟了没有?如果有,就会爬上李子树,一面吃,一面摘满衣兜才会下树。或者有的主人不会随便让孩子们偷偷摘,会把孩子们撵走,有的就看着孩子们去摘,还会帮着孩子们摘那些孩子们在树上摘不到又大又熟的“端阳李”。吃李子,是孩子们的最爱。

第五大节日应该不是大人们的节日,也不是孩子们的节日了,那是祭祀那些不在“人间鬼魂”的节日,就官方所宣传的《七夕》,也是官宣的“情人节”。这个节日,在我的家乡,就成了“鬼节”。每年的七月,有半个月属于“鬼节”,也叫“七月半”“中元节”。只能用来祭祀“已故”的“前辈”们。以祭祀为目的,去怀念他们在人间的日子。每到那个时候,孩子们就都感到神情紧张,眼神里都凝滞着一种难以解释的害怕。直说了,就是小孩们怕已故的前辈们忽然出现……这便是地方俗节了。

第六大节日,官宣《中秋节》,算是大人孩子们共同的节日吧,不过,孩子们对这样一个节日只占一小部分,只是在这一天晚上,大人们会做一些圆饼、糍粑,蒸馍之类的,孩子们也沾光不少。大部分都给了那些青春年少男少女们的,他和她之间的节日情调占绝大部分,有句话说:“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给他她们的信物。月儿圆时,那一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在诉说着有情人虽远隔千里,他她们的“心”,却在一起。“有情人”会在这个晚上出去约会,或定下“终生”结伴。他们或在月圆之夜,相互寄去思念之情。或各自手执竹笛,怀抱琵琶,相对共弹一曲思念的情怀。期盼能在这月圆之夜回家团圆。这一天,在我们家乡本地叫“八月十五”,也就是古代最早的“情人节”了。

《端午节》又到了,“端阳节”或多或少已被人忘去……或已不再寻“艾草”“包粽子”吃“雄黄酒”了,也不会在额头身上抹那些祖传的“雄黄酒”,而是去街上,超市买一些回家即可。《端午节》当天会早早的出去,去看一些社团举办的龙舟赛,中午饭也会在外面吃。至于大人们,他们爱怎么就怎么,或有他们玩的地方。家里请的“家政”,应该就是旧社会里说叫“长工”、“长年”了吧……这些都不管,“家政”们爱怎么就怎么,任其自由,或许,现在的“家政”们根本就不知道“端午节”、“端阳节”,就是她们的“长年节”了。

【端午节◎与◎长年节】-_-||狼烟诗影‖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节◎与◎长年节】-_-||狼烟诗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oy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