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哈哈约了多次的观展之行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以为是走马观花的拍照之旅,没想会获得意外之喜:在皇后大道HART Hall有一个名为《驻家宁神》的展览正在举行,四位艺术家透过画作、雕塑、场域装置及声音装置等不同媒介,试图为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今世界提出不同见解。
我和乐子先是在两幅对称的色块前驻足停留了很久。相比我喜欢的蓝绿暖色调,乐子更喜欢橘红暖色调,我们分别在不同的喜好面前获得治愈。
然后是一些奇形怪状的彩色雕塑,材质溶解之后,随着时间慢慢滴灌形成,看起来更像某种3D打印的产品(看不懂)迅速略过,转进一间小房间。
有一个投影装置,打在两块紧挨的幕布上。一块幕布是黑色背景上定格着的红色色块(看上去像是一个黑色房间里唯一的窗户),有文字时而闪出。
另一块播放着黑白影片,路边的工人、雨水、地铁站里的人群、一些广告牌、呼啸而过的汽车,海浪…时间在影片中是不连续的,定格、倒放或者拼贴,大部分时间都是静默,只是观察:雨如何落下,雾如何腾起,浪如何翻滚、人如何劳作,又如何盲目……
另一块幕布中的白色字体时时闪出,似是对黑白电影的解读,同样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的符号:如
“学习你的语言”
“你的动作”
“想用你赞颂神的方式赞颂你”
“新的起点”
“无用是最大的力量”
……
电磁的声音装置在结尾骤然响起,画面频率加快,黑白影片的下方也出现文字,与另一块幕上的字交替出现,构成张力,像内在与外部世界展开的对话。
突然被震惊和感动。
说不出那种震动心灵的东西是什么,即使穷极语言也无法复述当时的体验,大概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平复心情之后特意看了导赏介绍,又是关于那个永恒的主题——“爱”。
略感失望,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这里的“爱”太简单了,或是我误读了作品中所表达的“爱”这个字的广大?
也只能用“作者已死”来解释了:文本/艺术品诞生,作者已死,在作者完成作品的瞬间,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已经结束,作品要交由读者/观众来阐释。
离开HART Hall之后,隔壁的皇后大道80号,5-12层又陆陆续续的刷了四五个展。最喜欢的是“香港—佩斯画廊推出最新群展“心花怒放”(Bloom of Joy),汇集了一系列现当代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包括James Turrell、Peter Alexander、Sam Gilliam、Mary Corse,展览以缤纷绚烂的色彩以及迷人的感知体验,将人们带入一个美好而愉悦的世界。
剩下的部分,我和乐子在展馆玩了起来,加上疫情期间本来人也比较少,我和乐子模仿起一些画里的人物。稀释掉之前那份沉重又悲伤的感悟。
总结,相比画作,当代人似乎更容易进入声光影的沉浸式体验。或对我来说是如此。绘画更需要耐心与时间。
以上就是艺术小白笑嘻嘻与乐哈哈丰满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