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一个不等式,揭示裸贷、校园贷横行的本质

一个不等式,揭示裸贷、校园贷横行的本质

作者: 可可沛沛 | 来源:发表于2018-03-03 20:05 被阅读42次

1                                     

前两天去通州,给阿姨拜年。

楼道里乱七八糟,各种家具散乱的放着。她说:“隔壁邻居着急搬,这些大件儿没法弄,先放着,说回头卖。”

原来,隔壁邻居是一对40多岁的双职工,有个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不知怎地,不满20岁的女儿欠了别人1000万。债主找上门,扬言不还钱就把照片、身份证、住址、学校班级发网上。

夫妻俩的天都塌了。心急火燎地把房子卖了500多万填窟窿。一家人无处栖身,先搬到孩子姥姥家。

阿姨一脸疑惑:小丫头还不满20岁,咋就能摆置(河南俗语)1000万哩?

我没法跟她解释这种贷款的惊人利息。我震惊的是:原本以为这些事只存在网上,谁知在自己身边就赤裸裸地发生着。

2

裸贷、校园贷、因欠款还不上自杀的大学生、硕士层出不穷……这些新闻反复进入大众视线,我们不禁想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许多人把这些情况归咎于消费主义社会和物质社会、各种鸡汤公众号、营销软文、信仰缺失……实际上,这仅仅是外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外因只是催化剂,内因才是引发这一现象的根本。如果单纯把责任归咎于外因,不仅是认知不清,更是对真凶的纵容。

那么,内因究竟是什么?

《巴比伦最富有的人》中,有一个观点是:巴比伦的奴隶因贪心不足,无法约束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欠了太多债务,最后不得不卖身为奴。而自由人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们会采取行动,让自己从这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因此,奴隶的意思是欲望大于理性的人。

欲望>理性。

就这么简单。

裸贷、校园贷的学生,全部都是欲望>理性的人。这是真正的内因,也是造成这一系列悲剧的罪魁祸首。而社会环境、舆论公号、营销手段,不过是一剂催化剂、一个媒介而已。

早在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也极具前瞻性地预测到: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也就是说,那些用贷款去购买各种奢侈品、旅游的大学生们,于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商品拜物教的信徒;而为贷款押上自己的裸照、欺骗父母、陪酒陪睡……这些畸形的行为,全部都是异化的外在表现。

在我们为这些大学生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这些大学生只是非常典型的奴隶,更多不典型的奴隶则隐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他们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存在着。他们付出的代价,甚至高于被曝光裸照的女大学生们。

权奴

我的高中同学大黄,大学毕业后,去老家的地级市做了一个小科员。因为头脑灵活,会来事儿,人也勤奋,很快提拔为正科。那时他才不到30岁。

小型同学聚会上,意气风发地说,打算好好拼几年,争取35岁副处。谈笑间颇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感。

几年不见,今年过年确诊为肝硬化晚期。去他家探望。他媳妇儿红着眼说,长期熬夜、加班、应酬闹的。现在已经被调到清闲的岗位上。

他瘦了许多,脸色发黑。情绪极度低落,不爱见人。最后憋半天,说:“……我这副处……哎……”

他媳妇儿一个箭步蹿出来,握着锅铲儿的手都是抖的:“你这见了棺材都不掉泪!……要不是这破副处,你还能多活两年!”

钱奴

2009年毕业我以管培生身份进公司,公司为我们进行一个月培训。班主任派李畅担任我们的班主任。

李畅那会儿才33岁。是一个外地山旮旯的矮个子姑娘,有2个哥哥2个弟弟,父母都是农民,极为贫寒,初中毕业。因不同意父母给她嫁给村里有钱的老头儿,只身一人跑北京,从二手房做起,后来进我们公司做销售。因业绩突出,从销售员到销售经理,再到销售总监,再到项目负责人。

她拼得很,加之赶上房地产黄金时期,在北京置业买车,给父母和哥哥盖房子,给弟弟备彩礼,把整个家安顿好了。前年提成项目负责人,一年奖金和提成便有百万。

因为穷过,她对钱有一种狂热的渴望。

为了赚钱,几乎拿命在拼。

据说她一天只睡4个小时。很少看到她吃饭。因为她管的几个项目离得很远,经常开车去巡查项目,给各总监开会。

后来干脆在车上常备三辉麦风、锅巴、牛奶什么的,边开车边塞两口。有次搭她车,劝她好歹点个外卖。

她笑:“吃啥还不是吃,不饿就行!事儿太多,顾不上!”

17年看到前同事发的朋友圈,去世了。原因是长期饮食混乱+睡眠不足导致的胃癌。

名奴

我的亲姑奶奶,从50年代开始,在老家县城的一所小学做班主任。

班里有好几个农村的孩子。因为山路特别远,冬天天黑得早,或者遇到暴风雨天气就回不去。姑奶奶就把他们带到家里吃饭睡觉。

渐渐地,姑奶奶变成善良的代名词。

有一次,班里有个女孩子的妈妈去世了,她索性认姑奶奶为干妈,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直在姑奶奶家吃住。

还有一个男孩子,因为家里穷,成绩又好,家里人也顾不上他,后来也开始在姑奶奶家吃住。一直吃住到高中毕业。

最多的时候,同时有十多个孩子在姑奶奶家吃住!

奶奶的美名在整个学校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找到她。

很多事情和她没有丝毫关系,也非她能力所及,也找到了她。

最夸张的是,有个孩子的舅舅,娶个媳妇儿发现是精神病。居然让孩子带着,找到姑奶奶,求姑奶奶找相熟的好医生帮忙医治!

姑奶奶是教育口的,和医疗没有任何交集。可一方面出于善心,一方面不想辜负美名,她只能是求人、送礼、低声下四、到处奔走。

后来终于办成了。

可是找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她只得疲于奔命。

因为大量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金钱成本花在外人身上,无暇顾及家人。

姑姥爷和她感情越来越冷漠。而她自己的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差。长大后胡乱上个技校,托人找了个不好不坏的工作,在小县城终了此生。

有次和表姑聊天,她说姐弟三人,这一辈子最恨的人就是姑奶奶。

3

这三个真实案例,三个主人公分别是权、钱、名的奴隶。仔细看看,都是欲望超越了理性。如果能够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他们原本可以有一个更加幸福的人生。

当然,这3个案例似乎极端了一些。不那么极端的案例比比皆是: 加班猝死的、为挣钱打擦边球的、为赚钱知法犯法的、为面子把孩子玩具送人的……

哪一个不是被欲望裹挟着,燃烧着,绑架着,成为欲望的奴隶和人质?

如果稍微有一点理性,他们就应该能够算出来:

升职加薪欲望<生命;挣钱的欲望<守法;挣面子的欲望<孩子的童年回忆……

只可惜,欲望太炽,模糊了理性,他们算不出。

所以,不要以为只有少部分是奴隶。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是奴隶。只不过有些人输光了,已经戴上了手镣,并且被你看到了;有些人暂时没有输光而已。

不用急,过两年,他们就是了。

4

卢梭说“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当我们坚持用理性控制欲望,便能逃离枷锁免沦为奴,做一名真正的自由的人。

声明:本文中的拜异物教、异化等理论,由霍老爷提供,在此对他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不等式,揭示裸贷、校园贷横行的本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rx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