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学六年级,十二岁的时候结交了第一任的女朋友。随后也陆陆续续地发展过好几段感情,应该有十几段。虽然每一段恋情的开始,我都怀抱新的希望,希望会和上一段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还是以悲剧收场。我尝试过很多不同方法,也翻阅了不少的书籍,但是我渐渐地越来越沮丧,总觉得是行不通的。既然这么多其他方式都不奏效,你能简单告诉我“爱的种子法则”如何起作用?
我知道你为了得到一段成功的恋情几乎试遍了一切方法,即使自己没有试过,也看过别人试了失败过。如果我们承认“爱的种子法则”的有效性,那它将是你所听闻过的最别出心裁的方式。而且,它确实如此。
首先,“爱的种子法则”是百分百可行的。问题在于人们面对生命中种种事物时,都抱着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的心态。哪怕在头疼时服用阿司匹林,我们坐着,希望它有效的。但它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可悲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事物的成功率并非百分百。在阿司匹林失效的时候,没有人会拿着装阿司匹林的空瓶子回到药房,要求退一半的钱。因为一半时候头疼吃药是无效的。我们早已对失败习以为常,甚至有时等候着失败的降临。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认为生命本该如此无法加以改变。
如果你真正明白如何运用业力法则,那它是百分百行得通的。但是理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付出努力。只有当你愿意接受新的理念,加以思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时,本书才能帮得到你。你将会第一次领悟到你周遭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然后,你将运用所学来创造你梦寐以求的人际关系。
好,现在就让我们直接进入到最基本的新概念:空性。
我手握一支笔,问你:“这是什么?”
你很快的回答:“这是一支笔。
“但是试想,当一只小狗走进来时,我在它面前挥一挥这个物品,它会有什么反应?”
“我不知道,也许会咬它吧。”
“所以小狗是如何看待这支笔的呢?”
“它可能把笔当成是磨牙玩具了吧。”
如此一来,你已经初步地对空性有所理解了,让我们再进一步。
“好,那到底谁才是对的?是人还是狗?这到底是笔还是磨牙玩具?”
“两者都是对的吧。对我来说是笔,对狗来说是磨牙玩具。”
“不错不错,动物也有权利,两者都对!根据不同的观察者而言,这会是不同的事物,既是笔,也是磨牙玩具。那假设,我将这个物品放到桌上,你和狗都离开这个房间,它是笔还是磨牙玩具呢?”
“如果他们都不在那观察的话,那我们必须说这东西既不是笔,也不是磨牙玩具。但是它又具备成为任何一者的潜能,取决于是谁走进房间里。”
你已经理解了空性这个很难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你创造出完美伴侣至关重要。努力理解“空性”的涵义,不是黑乎乎一片,不是绝对的无,不是凡事都没有意义。
当人和狗离开房间时,桌子上的这个物品就是“空性”的,空白的,有潜能的,就好像开始播放电影前空白的荧幕。我们周遭的人事物同样如此,那是空性的,空白的,有潜能的。你也许觉得你上一任的情人糟糕至极,但是很可能有很多人认为他是蛮好的一个人。这就好比之前的那支笔,取决于观察者怎么看它和谁是观察者。
“现在你手握一支笔,放在面前,用另外一只手展示给我看‘笔’从何而来,是来自于它本身,还是来自于你。如果你认为笔的概念来自笔本身,那沿着笔到你眼睛的方向挥动你的手;如果你认为笔的概念来自于你自己,那沿着你眼睛到笔的方向挥动你的手。”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将手指从自己指向笔:“它来自于我,笔的概念肯定来自于我,磨牙玩具的概念来自于狗。”
“没错,要是笔的概念来自于它本身,那狗就一定得把它看作是一支笔,这样一来狗就会用它的爪子握着笔,试图写给它的狗女朋友写一首情诗,赞美它有一条俏丽的尾巴!”
可见,笔的概念来自于我,它本身既不是笔也不是磨牙玩具。它是空白的,或者有潜能的。所以当我看到的是一支笔时,它一定是来自于我。
我们可以将双眼闭上,希望那支笔变成一枚大钻戒吗?你试了就知道,这样是行不通的。在你的脑海中,你可能已经勾画出一个完美的新男朋友形象,但是闭上眼空想还是跟现实有所差别。我们可以不断地希冀祈愿,但这无济于事。世界上每个孤单的人都希望有人陪伴,但愿望总是落空。
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支笔?它是怎么从我们的意识出去的呢?
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种子,业力种子,深藏我们的潜意识中。这些种子将在适当的时机冒芽,就犹如一棵树的种子一样。当我把一根黑色的棒子摆在你眼前的时候,业力种子在微秒内已经在你的意识里发芽,投射出一个晶莹的笔的图像。这个小小的图像又在毫秒内跳跃到你和黑棒子之间,让你看见一支笔。速度如此之快,你甚至一生都从未觉察过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真实的笔。意识脑海里浮现的图像就是那么真实,你甚至可以将它握在手中,用它来写字。
以此推论,如果你是一名正在寻找伴侣的女士,当你眼前出现一名帅气的男士,走进星巴克径直走向你的桌子时,他跟笔是一样道理。他来自于你意识的种子。明白了吧!那现在我们就只需了解怎么种种子!
简而言之,我们需要他人才能种下种子。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先帮助他人得到同样的东西。在帮助别人满愿时,我们就在意识里种下了这颗种子,等种子成熟结果,我们也可以得到同样的东西。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种”出自己未来的伴侣,或者改变我们现在的伴侣。因为一切都源于自己。只要你知道怎么做,怎么当一名好的农夫,怎么正确地种植和照料种子,就能拥有一切。
回到你的第一个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的,只要你学会怎么种植正确的业力种子,你就能拥有理想的伴侣和圆融的人际关系。书中收录了100个问题,将对上述问题加以阐释。每当我们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便会传授你关于业力种植技巧方面的新知识。首先,我希望你坐下来,把整本书从头到尾通读一遍。然而,即便遇到与自己现状无关的问题也不要随意跳过。
在此过程中,你将会全面了解关于爱的种子法则的所有智慧。完成全书的阅读后,才回到跟你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并将解决方案加以落实。这是个全新的体系,来自古老的西藏,但是你一旦真正了解它的运作,它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正因如此,它将是你前所未见,也从未尝试过的一个方法。
书中所列的大多数都是关于传统的伴侣关系——男女朋友关系和夫妻关系——方面的问题。因为走遍全世界,人们主要问我这些问题。然而,无数人已经成功地将你在本书所学到的法则运用于其他人际关系中,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生意伙伴关系,同事关系,及同性关系。所以你大可以放心将‘爱的种子’法则运用在你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