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保的年代,空气中弥漫着危险的信号,所有人的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活下去,为了生存,人体本能的求生意志会使人们放弃很多,放弃对真相的追求,放弃对他人悲惨遭遇的同情,但是当黑暗褪去,当光明重新照进人间,人类的良知就开始逐渐觉醒。
《觉醒》是梁晓声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梁晓声笔下的故事写尽了人性的复杂,揭露了黑暗时期人们内心的恐慌,也写出了人们良知的觉醒与救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饱满,处于不同的原因,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他们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人们,也代表着生命的情谊与感动。
陶姮病了,她被诊断出得了癌症,寿命不会超过半年,但是她的心已经病了很久了,陶姮是一位大学教授,她嫁给了美国人,甚至修改了国籍,看起来光鲜亮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决定正视自己的内心,为自己年幼的错误道歉,于是她带着丈夫回国,开始一场自我救赎。
陶姮小时候跟着父母一起劳动改造,保管班级同学的学费,但是她却将自己梦中交学费的场景当成真实发生的,在陶老师发现学费不足时认为是老师的可以刁难,直到在家发现没有上交的学费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老师。可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陶姮不敢开口承认自己错误,于是陶老师就从光荣的人民教师变成了贪污犯。
这件事,成为陶姮心心念念多年都难以忘怀的心结,她回国就是为了向陶老师道歉,并希望得到陶老师的谅解。但是刚刚回国,陶姮的丈夫就被人设计进了派出所,好不容易交了赎金将丈夫救出,又赶上路上堵车,也因此认识了为人圆滑的人精王福至,在王福至的牵线下,陶姮夫妇终于见到了陶老师的女儿。
这场救赎最后的结局是陶姮夫妻出资捐助当地小学,并对陶老师的女儿进行经济补偿,对于陶老师本人,陶姮夫妇在精神病院见到了陶老师,陶老师对陶姮说,你现在的记忆才是假的,当年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最后两人互相说出来各自心中积攒多年的对不起。
陶姮的对不起很好理解,因为当年她的行为导致陶老师遭受了不白之冤,而陶老师的对不起则是出于当年对陶姮的区别对待。故事的最后两人都得到了心灵上的解脱,人性的光芒也重新回归,陶老师最后的温柔也体现了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疼爱。
书中还有很多其他形象,也都值得被反复推敲,书中对女性生存的困境和中国人情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极其深刻的探讨,无论是毫无社会地位的家庭主妇陶娟还是看似八面玲珑的女警察丽丽,他们都是社会女性的代表,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困境至今都没有全部被解决,女性意识的觉醒还在缓慢的进行着。
《觉醒》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书中的形象没有一尘不染的圣人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的小角色,有着自己追求的利益和梦想,他们有着纯粹的善良,也怀揣着凡人不可避免的恶意,善恶在人性中本来就是复杂的。
人性的善恶展现在每个人所面临的处境,以及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在小善和小恶中不断徘徊,然后就这样不好不坏的度过一生,他们不是好人,但是他们也不是坏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普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