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
今天是个好日子。刚走进村,就听到了结婚的音乐声和鞭炮声。
此时的村民们走上了街头,围看这喜气洋洋的婚队。在村人最多的地方,担糕女孩停下来,压住了前行的队伍,索要担糕钱。这时,新郎从后面赶过来,给了红包。担糕人喜滋滋地带着婚队继续前行。
村姑栗亚丽当新娘了。
婚队刚过,村委大院日间照料中心给老年人备下的午餐,也正式开饭了。就餐的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他们纷纷走上了摆着餐桌的舞台,安座桌前,尽情享用。这顿午餐是:下米面配馍。
今年以来,日间照料中心开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这顿午餐除周六、周日外,天天都有。吃一次,65岁以下的交三元,70岁以上的交一元,之间的交两元。这顿饭钱交的不多,但吃的很饱。
老人们说,这辈子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相比上辈人,我们很知足了
八十岁的梁新凤老人,从年轻时的艰难困苦到晚年时的安逸生活,她一生的经历,就是当下全村幸福老人的一个缩影版。
梁新凤因为长期的饥饿和过度劳累,27岁就患上了结核病。病殃殃的她,一生还养育了四个儿女。在她最需要有个帮手的时候,丈夫在长钢上班,远离了她的身边。
在农村,她艰难地操持着这个家,既当爹来又当娘。她要为全家的七口人做饭,为了能多挣一点工分,有时还要下地劳动,晚上人都歇息了,她灯下为儿女做针线。辛勤劳动一年,还是欠款户,有一年还成为全村最大欠款户。
就是这么一个柔弱的女人,却表现的是那么的坚强。那年土地包产到户后,兴奋的她像男人一样耕种着属于自己的土地。从那时起,这家人逐步走出了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她也艰难地把四个儿女一个个拉扯成人,还供出一个大学生。如今,子女们都成家立业,日子过得一家比一家好。十四年前,老伴不幸去世,这个经历过风雨的女人,没有被击垮,挺直腰板一路走来。
梁新凤小的时候,接受的是父母教给她的孝廉传统之道。她能勤俭持家,她会尊老爱幼,她就是用此种行为教育和影响着孩子们的。如今的一切都应验在她的身上。
晚年的她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四个儿女都会轮流接她去居住,一年四季也很少回到村里。那年她生了一场大病,还住进了医院,儿女们抢着支付医药费……
这天,老人突然说,想回村里转转。儿子梁家良驾车带着母亲回到了老家。在村中的小道上,儿子扶着老人在村里转了一转,看了一看。笑意就写在她娘俩的脸上……
村里还有个幸福老人,他叫师加太。这位七十岁的独居老人,还耕种着四亩地。儿女们都劝说他:不要种了,想想清福,好好安度晚年吧。
这位勤劳了一辈子的老农是停不下来的,就喜欢干干活种种地。你看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各色各样的蔬菜,他吃不了就都送人了。
老人四十岁时,老伴而不幸去世,为了一双儿女,他没有再娶。儿女们都成家后,老人一身轻松,感觉就住在这老房里也是非常安逸的。
五年前,是儿子自作主张,硬拆了他那低矮潮湿的旧房,建起了六间现代化小洋房。儿女们的心思是:要让辛苦了一辈子,为了儿女们操尽心血的老父亲住上好房子,让他过个幸福的晚年。老人总是在人前自豪地说,儿女们真孝顺!
每次进城只要进到儿子的店里,儿媳总是要塞给他三五百元的零花钱。儿子过个十天八天就回家看看他,还要买上个近百元的食品等。
感动的老人总是说:别拿这些了,能回家看看就行。
中午饭在梁小章的家吃,他爱人给我们做的是肉丸河洛面。在吃饭时的交流中,才知这位62岁的老会计,今年二月份才从村会计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他曾任过一届村委主任,两届支委,二十一年的会计。从他不平凡的经历,看现居住的还是三十五年前的旧房,可以认定这是一个清廉的村干部。
梁小章自豪地说:我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养育了一双有出息的儿女,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大学生。他的儿女都有了很好的工作,收入也不菲。
从岗位上退下来的他,才想起了自己的事来。他与夫人商量,计划把现居老房子的表皮做个改装,让以后的居住能更舒适些。
别时,在村中见到了我的应朝铁厂的工友梁连瑞,他的变化不大,78岁的他不算显老,我们分别25年了,可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他。
梁师傅在上世纪大闹钢铁的1958年参加工作。16岁的他,因年龄太小,不能到高炉上干活,只能去担坩土。到了1959年才分配他去学翻砂。1962年国家的关停并转,让所有的小高炉都熄了火。他很幸运没有被压回农村,还继续着翻砂工作。
我1976年在应朝铁厂上班,那时他是厂部喂马赶马车的驾手。马车是用来做后勤服务的,后来厂里有了212的吉普车,才卖掉了马匹。
他不赶马车了,又回到翻砂车间当铸工,后来调到铸管车间。
如今,退休在家的他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安逸地过着美滋滋的晚年生活……
以下是来自村中的图片
网友评论